田产。」
「一旦推行,必定会有不少朝臣反对,甚至联合阻挠。」
「官家可想清楚了?」
赵晗明白他在担忧些什麽,淡淡道:「想要革新,必定会出现反对者。」
「但为朝廷长治久安,不得不这麽做。」
「先从清查京畿路隐田开始,若能有成效,再逐渐推行。」
「届时,朕还有一法,可顺势解决冗官这一积弊。」
待几名朝臣从文华殿退去。
王安石顾不得和申时其等人打招呼,直奔家中而去。
书房内,王安石手忙脚乱的胡乱翻找着,书籍纸张散落一地。
正妻吴大娘子看着他这副模样,拧眉道:「官人这是在干什麽?」
吴大娘子出身官宦世家,父亲和祖父都是进士出身,与王安石自幼相识,可谓青梅竹马。
「在找我先前写过的一份文书,我记得就放在这里,怎麽不见了—」」
王安石头也不抬,边找边说。
吴大娘子喜好洁净,容不得厢房内有半点脏污,她实在看不下去,吩咐身后女使上前帮忙一同寻找着。
不多时,文书找到。
王安石坐在案前,看着自己先前写下对于朝廷改革田税的法子,在吴大娘子的注视下,逐渐陷入沉默之中。
他原先设想的是每年秋收后,派遣官员,清丈土地,以东西南北各千步,作为一方。
又考虑到土地肥力有别,将土地为上丶中丶下丶瘠薄丶盐硷五等,每一等对应不同的赋税标准。
于第二年三月份丈量完毕,公布于民。
当初写下这些时,他心中颇为得意,觉得十分周全,将来可寻时机献给官家。
可比起今日官家提出的摊丁入亩,不足之处,属实太多。
光是每年清丈土地就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期间还极其容易出现豪绅勾结官府,官官相护,篡改数据等事情。
良久,王安石仰天长叹一声,看的吴大娘子一愣一愣的。
「官人,到底发生什麽事情了?」
他在自己脸上胡乱抹了一把,声音中带着几分怅然,「倒也没什麽事情。」
「与官家相比,我的这些计策,属实是班门弄斧!」
吴大娘子不明所以。
看他一眼后,直接带着女使转身离开,独留王安石一人在书房内。
齐国公府,齐家上下仍旧沉浸在喜得一对龙凤胎的喜悦中。
后院厢房内,平宁郡主看着摇篮中的孩子,满面红光,难得见她笑的合不拢嘴。
「咱家一下子能得一儿一女,天大的好事啊!」
话音刚落,她又扭头看向一旁的嬷嬷,「玉清观的香油钱可添到位了?」
「娘娘放心,老奴早就打点好了。」
申和珍戴着抹额,端坐在软榻上,面容温婉端庄。
「母亲不必这般大费周章,将来官人还会有更多的孩子。」
「总不好次次都这样。」
平宁郡主闻言,直接将目光放在齐衡身上。
「衡哥儿是个有福气的,自小没受什麽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