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官职。
这会儿吴大娘子正求到她娘家那边,想为家中二郎谋取荫官。
若官家真对荫补一事动手,她那点盘算多半是要落空了!
申时其持出列,挺直脊背,眸光不着痕迹的环顾在周遭同僚身上。
「官家,臣愿以身作则,自请放弃家中一应荫补名额,为朝堂革除弊政略尽绵薄之力!」
话音刚落,不少大臣心中暗骂,他家三个儿子个个凭本事立足,根本就用不上荫补名额。
女婿出身国公府,亦是凭藉科举入朝为官,堪为世家子弟中的楷模。
这会儿跳出来自请放弃,既讨好了官家,又博了个公正无私的名声,真是便宜占尽。
盛幼眼珠子滴溜一转,紧跟着开口,「禀官家,臣虽有幼子尚在蒙学,却也不愿凭此特权让他贪图安逸。」
「臣愿同申大人一般,自请放弃家中荫补名额。」
连当朝国丈都开口了,周遭几名素来注重名声文官清流们相视一眼,紧跟着开口附议。
赵晗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而后沉声道:「此乃朝廷要事,若有胆敢横加阻拦,胡乱生事者,休要怪朕不顾情面。」
「皇城司抄家清算,亦不失为填补国库的一条捷径。」
嘶一几名朝臣心头一紧,小心翼翼用馀光看向赵晗。
「连皇城司抄家都搬出来了,可见官家是铁了心要对荫补一事动手了。」
「嘘,慎言,如今这位官家可不似先帝那般好说话,咱们今后都得小心着些。」
「喉!」
「.....」」
「今日议事已毕,诸位爱卿若还有其他要事,可即刻启奏。」
说罢,赵晗眸光在殿内环顾一圈。
见无人开口,留下退朝二字后,在朝臣们行礼声中,径直从此处离开。
待到天色将晚,文华殿内。
赵晗手持朱笔,正一份份翻阅从各地呈上来的奏疏。
不多时,他手持一份从江宁而来的奏疏,眉头紧锁海家长子海彦平月前已请旨回江宁侍疾,这会儿出现奏疏,多半不是什麽好事。
果不其然,赵晗眸光轻扫,神色越发凝重。
一旁庆云见状,忙小心翼翼的奉上一盏热茶。
「官家,您已经看了半个时辰了,不如先歇歇吧。」
赵晗端起热茶,浅浅饮了一口,缓声道:「海大人驾鹤西去了。」
海家一门五翰林,乃江宁首屈一指的望族,海大人门生故吏众多。
盛长柏在官场上能够如鱼得水,除了自身的才华,以及华兰和盛家撑腰,也少不得沾了几分海家的光。
庆云心中默默思索一番,宽慰道:「官家且宽心。」
「海大人已是髦之年,为官清正,满门贤才,算是福寿全归了。」
赵晗点点头,沉吟片刻,「传朕旨意。」
「已故翰林大学士海宁,政绩卓着,笃学育人,泽被后世,着追封为太师,赐谥号文端。」
「丧仪依一品官员规制操办,以慰其忠魂。」
说罢,仰天长叹一声。
文官的谥号中,由文字组合的,当属至高无上的荣誉,武将死后最高荣誉是带个忠字。
其中,文正二字,唯有立下极大功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