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祝贺完了吧
这个年代,奥斯卡为什么会让国人觉得逼格高甚至大多数普通观眾可能不怎么了解欧洲三大电影节,但一定知道奥斯卡。
一是好莱坞电影在全球不断攻城略地,几乎攻占了所有主流国家的电影市场,並且还把当地的电影打的找不著北。
国內要不是及时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限制进口数量,让好莱坞大片扎堆上映自已打自己,还搞出了国產电影保护月等,肯定也跟欧洲、日韩、港台等一样,被全面攻占,只能发展类型片了。
二是国內的那些媒体和导演,每年都喊著“冲奥、冲奥”,可几乎每次都已失败而告终,无形中提高了奥斯卡的逼格。
纵观华夏改革开放以来的这二十来年的“冲奥”之路,每年內地、弯弯、香江都会各选送一部电影“冲奥”。
截止目前为止,內地只有老谋子的《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掛》、《英雄》以及陈凯哥的《霸王別姬》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弯弯的李按也有三部电影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分別是《喜宴》、《饮食男女》、《臥虎藏龙》,並且《臥虎藏龙》最终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这是华夏电影“冲奥”唯一成功的一次。
至於香江电影,他们每年都会选送,但抱歉,还没有任何一部电影拿到过提名。
也就是说,这二十来年,內地有四部电影拿到了提名,弯弯三部电影拿到了提名,香江电影0蛋。
所以,至少表面上看起来,奥斯卡要比欧洲三大电影节困难太多。
这一届奥斯卡,两岸三地同样各自选送了一部电影“冲奥”。
弯弯送的是《练习曲》,香江送的是杜旗峰导演的《放逐》。
內地这边,最终进入备选的是《云水谣》以及《圣殤》,最后电影局在两部电影中,
选择了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金狮的《圣殤》。
曹阳执导的电影,从来不会报名去挣什么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候选名额。
电影局最初两年还会问他要不要参选,后来隨著曹阳拿到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后,就不问了。
老田不同於曹阳。
他跟老谋子和老陈一样,对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还是非常看重的。
其实,奥斯卡对於最佳外语片的提名名单的產生,还是比较“平民化”的,大白话就是,隨机性很大,专业性不大,公平性-嗯,只看过程的话,表面上是公平。
当各国或地区组织申报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结束后,学院会在洛杉磯招募懂外语的志愿者,大概在320人到400人之间。
然后这些人会被分成几个小组,同时將申报的电影分给这几个小组。
看片后,志愿者会对这些电影打分,最高10分,最低7分,然后將分数匯总,排名前六的影片,进入短名单。
短名单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这六部志愿者打分排名最高的电影,另一部分说是为了查漏补缺,由学院內部外语片执行委员会会员再选出三部电影。
这就是6+3的短名单。
这时候还不是最终5部的提名名单。
最后,学院会再组织提名工作组,其中的组员都是一些知名的电影人,再由这些人选出最终的5部电影,成为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名单。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名单经过这三道程序,看起来很公平,但懂的都懂,其中的操作空间还是非常大的。
志愿者选出的六部电影质量暂且不说,毕竟这些人肯定全凭个人喜好,真正专业人土不多,就说学院所谓的查漏补缺的3部电影吧。
这3部电影可以是质量非常高的电影,也可以是完全看中导演名气的电影,也可以是被运作出来的电影.总之,可操作性非常高。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提名名单,曹阳並没有为老田运作。
其实是没有太大必要。
无论是志愿者还是学院內部外语片执行委员会的人,也许不一定知道老田是谁,但资料上介绍的威尼斯金狮奖,再加上製片人和编剧的名字写著“曹阳”。
就这两点,已经能保证《圣殤》进入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提名了。
结果也如曹阳所料。
弯弯的《练习曲》和香江的《放逐》,都落选了提名名单,而老田的《圣殤》,成功进入了最后的5部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名单。
至此,內地除了老谋子和老陈之外,“冲奥”进入提名名单的导演里面,又多了个老田。
既然《圣殤》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提名,老田肯定是要来洛杉磯参加奥斯卡的曹阳开车去机场接的老田,老田还带著富达龙、惠英虹和寧昊。
並且,程建业也跟老由一起来的。
寧昊是《圣殤》的副导演,他跟著来还有一个目的,曹阳想等奥斯卡结束后,就让寧昊先行筹备《小丑》的相关拍摄事宜。
至於程建业,他是曹阳派到《星运里的错》的执行製片人,这次《星运里的错》的获奖提名里,有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