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陈润东,目前研一,是慕容庆最得意的弟子,大四写的一本书已经是销量超过十万了,很火爆。
可在大家心里,蒋明已经是难以超越了,更别说陈润东那么厉害的学长了。
可这个时候,慕容庆面容有些骄傲,说道。
“当然,成为了陈润东,写书有了灵气,那就可以试试,看看自己能不能成为下一个陈景。”
听见这话,大家是惊讶的,没想到陈景排在陈润东前面啊。
看来在慕容庆的心里,陈景的成就已经超过了陈润东。
不过也是,陈润东是写了好几年,在大四才写出一本。
可陈景呢,高考作文满分,大一就写了一本销量超过十万的书。
这么一想,确实,陈景要排在陈润东的前面。
陈景就像是天花板,大家踮脚,跳跃,都无法触碰到。
慕容庆觉得这次可以调动起大家寻找自我价值的积极性。
陈景在后面听着都觉得不好意思,怎么自己不想装逼,慕容庆还得带着自己装逼。
说完蒋明说陈润东,说完陈润东还有自己。
此时蒋明也知道,陈景就是目前青少年中的天。
自己现在要超越的还不是陈景,还得先越过陈润东,才能去想着超过陈景。
想成为陈景,那付出的代价并非这几十天的写作。
说不定几年的积累下来,都无法成为陈润东,就更别说陈景了。
慕容庆看着大伙,心想自己说这两个人,就是为了给大家树立一个目标。
让大家有一个追赶的标杆。
先是追上蒋明,这样就可以成为月入几千块钱的作家。
而在这个阶段慢慢积累,成为陈润东那样的刻苦型作家。
从月入几千到月入几万年入几十万的阶段。
最后,才是到陈景这种,一书封神,月入几十万,年入百万的阶段。
到时候一年的版税下来都不知道得多少了。
慕容庆看着大家,语重心长道。
“所以,大家现在也可以继续写,也可以放弃,沉淀一段时间,再去动笔。”
“时代发展的越来越快了,可能你们感受不到,像我们这些中年人,感受到了时代的潮流。”
“所以,未来就业问题肯定越来越严峻,我们这些老师能做的,就是尽力的去教给大家一些能养家糊口的能力。”
“希望大家热爱写作,好了,我们看看数据,刚好分析一下写作具体需要做到什么程度,才算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