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宁斋主正在阆苑楼阁内闭关静修,唐凤书索性直接带着邓白漪在玉清斋山头住下。
邓白漪好几次提出,要不修剑之术往后顺延,先回天下斋,若是舒宁斋主实在无暇,等上一年半载,她也不会介意。
但这些提议,都被唐凤书一一拒绝。
玉清斋弟子倒是热情,教了她简单剑式,还有一些基础剑招。
邓白漪觉得眼熟。
关于剑术的这些“道理”,先前谢真也教过自己一些。
邓白漪隐隐约约感觉,玉清斋所教授的剑法,与谢真传授的剑法,似乎颇有渊源,两者之间,仿佛有千丝万缕联系,至少有好几处思路都是极像极像的……得益于此,她修行起来,也算是得心应手。
过去半年,邓白漪虽然与斋主在外游玩,可唐凤书与道门之间的飞鹤传信,却是未曾断过。
北海陵破碎,大世气运倒灌。
这半年发生了许多事情,波澜壮阔。
邓白漪一边在大褚群山之中游历,一边从飞鹤断断续续的传信之中,听完了“谢真”一步一步,登上大穗剑宫莲花峰顶的精彩故事。
这也是她主动要求修行剑术的原因。
她还记得。
昔日青州分别,谢真对自己说,再次见面,说不定自己已经成为一位驭气剑仙了呢?
邓白漪不知,要何年才能与谢真再次相见。
至于驭气之境,更是遥遥无期。
可至少,如今她已修起了元气,也拎起了剑。
……
……
“师妹。我若一直不见,你就要一直等下去?”
“有何不可?”
“这毕竟是玉清斋,我是主,伱是客。”
“七斋不分主次。”
整整七日,空荡冷清的玉清山,迎接了一场又一场大雨。
阆苑楼阁,静室之中,终于响起一声长叹。
舒宁敞开楼阁,邀请唐凤书入内一谈,七斋之中,天下斋位居榜首,七位斋主也是唐凤书实力最强,地位最高。但要论宗内位次,唐凤书却要算是舒宁的师妹,她们一同长大,一同修行,相识已有三十年之久。
“师妹,你是聪明人。既然敲响山门大阵,玉清斋无人现身,你便应当知晓……”
舒宁幽幽开口:“今朝今夕,我不愿见你。”
“师姐还在记念着当年之怨。”
唐凤书笑了笑,道:“斋主之位,拳脚说话。若有不满,随时可以打回来。”
“当年胜负,今朝已无意义。”
舒宁摇了摇头,轻声道:“我败给你,心甘情愿。不愿见你,不是因为那些细小间隙。”
唐凤书挑了挑眉,故作不懂:“哦?”
“你非要我挑明?”
舒宁叹息道:“崇龛大真人乃是我的授业恩师,他老人家对我恩情极重,极深。未来若真迎来‘坐化’,玉清斋是要奉命下山,去寻转世灵童的。他对我的教诲之恩,我要终其一生,来进行偿还。”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