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增加15%的重量,咱们鲲鹏2号的升空负载就达到极限了?”
罗阳诧异起来,因为在他的记忆里,可是看到无人机吊着几十、上百斤的物资稳定飞行的,怎么到了自己这边,飞行器自身重量增加15%就不行了?
褚见明:“.”
他赶紧向罗阳解释飞行器自身重量增加和载重之间的区别。
“那技术部门有没有给出解决方案?”
罗阳不在意那些技术指标,只要结果。
两人边走边说,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停车场,因为正在讨论问题,便在车旁停了下来。
“首先就是要改善动力系统与设计。”
褚见明主动帮罗阳点了一支烟,随后详细解释道;“马达的额定功率和效率直接影响无人机的推力产生,进而影响其能够承载的负载,所以解决方案之一就是增加无人机的动力系统。”
“啧,这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
罗阳听完后咂嘴道:“要么在马达技术上取得突破,要么增加马达的尺寸,让功率和效率变的更大,可这又陷入了循环,因为加大尺寸的马达重量变大,无人机的自身重量也随之增加”
“董事长,咱们鲲鹏2号现在使用的动力马达并不是最先进的。”
褚见明看着罗阳道:“但是要使用更先进的进口产品,无人机的自身成本就要增加,根据我们的计算,光是这一块,将会在整体上增加8.2%左右的成本。”
“先不提增加成本的事情,赶紧采购一些回来试试,如果从这上面能直接解决问题,我倒是认为最简便和最值得。”
罗阳很果断的道:“后续新的机型肯定是往负载更重、飞行姿态更灵活和稳定、续航能力更长、智能化程度更高等方向发展,咱们的无人机在动力、飞控、材料等方面要全方面升级,哪怕在鲲鹏2号上用不到,后续也是迟早的事情,就当是为下一代研发做准备吧。”
他的这番思路,是从战略角度考虑,格局自然放的比较大。
褚见明听完之后,也觉得很有道理,随即点头记下来,并表示回去后就传达指示下去。
“还有其他方案吗?”
有一就有二,罗阳一边抽着烟,一边询问:“比第一种更简便,更快捷,更合理的方案。”
“第二种方案就是加大桨叶的尺寸,设计更合理的形状,采用更新型和轻便的材料,这些也会影响无人机的推力和效率,从而影响负载能力。”
第一种方案增加成本不说,后续行不行也要试了才知道。
所以褚见明继续讲解第二种方案道:“此外,无人机的重量和搭载的有效载荷会影响其飞行效率,较重的无人机需要更高的推力才能维持飞行,这可能导致动力系统承受更大的压力,降低效率,所以技术部门考虑暂时放弃使用新动力电池,这样在根源上就解决了负载的问题。”
既然引起问题的是动力电池,那就用回原来的。
技术部门这套解决方案很直接,就是放弃增加续航能力指标。
听完第二套解决方案,罗阳更沉默了。
桨叶尺寸、设计和材料的改变比第一种方案里涉及到的技术改变更扯淡,因为短时间里根本没办法实现。
甚至可以说这方面的技术进步,也是鲲鹏3号的研发方向。
“技术部门还提到了动力电池方面,因为电池容量与能量密度是影响无人机负载的重要因素。”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