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谈工作的事。
在大伙儿的刻意维护下,宴会进行得很顺利。
可以说整个过年期间,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轧钢厂这边是这样,四合院那边也是一样。
这一天大伙儿要是手头宽裕点,都会买点鞭炮放放,热闹热闹。
特别是吃年夜饭的时候,鞭炮声一个接一个。
当然不像后来那样,一串一串响个不停。
不过后来城市里不让放了,只有农村还能放,再后来连农村放的都少了,因为大部分人都搬到城里住了。
到了过年这一天,就算心里头有什么怨气的人也会暂时放下。
见面打招呼都是:“吃饭没?”
“新年好!”
“包饺子了没?”
“要不要过来喝一杯?”
只要不是什么深仇大恨,过年这几天都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春节真的是一年中最快乐的日子,也是难得的假期。
大多数人也就春节能多休息几天,其他时候哪有这时间。
休息对于劳动人民来说,就是最好的奖励。
既然有了奖励,自然不想惹事,也都明白人情世故。
特别是在轧钢厂上班的人,不仅多发了一周工资,还发了两斤肉。
那是肥瘦相间的肉,那个年代,肥肉最受欢迎了。
平时没什么油水,自然最喜欢有油的东西。
把肉剁成馅包饺子最合适不过了,当然除了肉馅还得搭配大白菜或者酸菜什么的。
纯肉太奢侈了,两斤肉不会全做成饺子馅,很多还得留着拌菜或者熬油。
不管什么菜里加点猪油,味道都特别香。
熬完油剩下的肉渣,那才是最香的。
只要是有小孩的家庭,看到熬猪油,一个个都围在灶台边不走,就等着熬好了能吃上一口。
一边看一边流口水。
猪油熬出来后,剩下的猪肉渣撒点盐,味道好得不得了。
孩子能吃上一块,谁还管烫不烫,再烫也不舍得吐,都塞进嘴里慢慢品,直到没味儿了才咽下去。
稍微加点调料,猪肉渣就能变成肉菜,招待客人可好了。
因为有了这猪肉,轧钢厂的人都特别感激赵年。
在轧钢厂上班的有这些福利,也有在其他单位上班的。
听说第三轧钢厂的人也有这样的待遇,羡慕得不得了,谁不想在轧钢厂上班?
多发一周工资,还有两斤带肥的猪肉,简直让人眼馋。
想想自己单位发的东西,只能干羡慕。
哎,你知道吗,家里人有时候也会打趣说:“瞧瞧人家单位,特别是第三轧钢厂,那福利,再看看咱们的,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但话说回来,这大过年的,谁也不想真的闹矛盾,大家都沉浸在节日的喜庆里。
要说这院子里过得不开心的,秦淮如一家算是头一个。
别的人家都是热热闹闹的准备年夜饭,唯独二大爷阎阜贵这次大方了一把,多买了些瓜子,毕竟他儿子也在轧钢厂工作。
他们家因为有赵厂长撑腰,虽说当不了大管,当个班组长也挺知足。
而且两口子都在轧钢厂,光是那四斤猪肉就足以让他们乐呵乐呵了。
但在这四合院里,还有几家过得不那么顺心,刘海忠就是其中一个。
刘海忠这人,真是可怜,以前扫厕所,现在还是扫厕所。
他儿子的工资都比他高,家里地位更是直线下降,连说话都不敢大声。
这能怪谁呢?谁让他当初站错了队呢。
不仅如此,他还时不时被人骂,真是应了那句老话,“风水轮流转”。
这也怨不得别人,以前他那套“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理论,动不动就动手打人,还不给好吃的,全自己一个人享用。
现在儿子长大了,上班了,还有赵年暗中帮忙,刘光天自然得意。
他们几个人坐在大桌上大吃大喝,刘海忠却只能孤零零的坐一桌。
他确实是一个人吃,但那饭菜差得让人不忍直视,别说鸡蛋了,连点细粮都没有。
这真是报应不爽,刘海忠心里肯定不是个滋味。
自从站错队,举报赵年失败后,他的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
特别是刘光奇得到赵年的提拔后,刘海忠的日子更是难过。
刘光奇时不时抱怨几句,刘海忠听后更是后悔不已。
他对赵年既有怨恨也有后悔。
怨恨也正常,毕竟利益受损了,肯定要找人发泄。
但谁让他自己背信弃义,举报了曾经提拔他的赵年呢。
赵年没倒台,他却倒霉了,自然要把怨气撒在赵年身上。
他就没想过,如果不是赵年手段多,早就被整下去了,他这简直是忘恩负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