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歌手在唱歌时喉位更低,声音更倾向于胸腔共鸣跟头腔共鸣,听起来更为浑厚、立体,穿透力十足。
再加上他们的语言习惯,元音、辅音更为清晰且连贯,发音较为直接,种种特点相加,使得现场冲击力更强。
而华国歌手的语言习惯,导致喉位相对较高,声音更靠前,共鸣主要集中在口腔和鼻腔。
这种发声方式更为细腻、明亮,但缺点就是现场较为单薄。
语言过于复杂,也是一种原因,国内歌手在演唱时,需要注重歌词的归韵,在保持旋律的同时,还需清晰的表达出歌词的含义。
欧美大开大合,内娱更为细腻,都有各自的好处,当然,这都是在唱功相差不多的基础上讨论。
后两位出场的林翰轩、周凌薇,则更为直观的表现了这一点。
至于第四个登场的马博源……
在细腻Or大开大合上,他选择了Or,抛开最基础的音准不谈。
马博源声音有种硬挤出来的晦涩感,单薄如同蝉翼,高音跟喊出来的一样,技巧上该给的地方不给,不该给的地方乱给一通。
听完他的演唱,刚刚去后台了解发生了什么的凯撒琳,不自觉的点点头。
她心中暗道:“这个苏安没说谎,马博源确实是这里最菜的一个!”
华国的钱还是太好赚了,这种实力也能成为顶流?
她不明白。
而林翰轩透过休息室的电视,同步观看马博源现场演出直播时,不由得感到奇怪。
“这小子,怎么自带电音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