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林枫陪长、参谋长用餐,边吃边讨论着未来的战略部署。
作为总部高级作战参谋,林枫还是要建议的。
他的一些建议和穿越者带来的前战略思维。
也是让两位久经沙场的老将都感到耳目一新。
午餐过后,林枫匆匆赶回特战旅旅部。
接下来的日子里,红山镇根据地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展热潮。
东石镇、东石河和马头山三场大捷的原因。
吸引着四面八方的百姓和爱国志士慕名而来。
马头山战役后的十余天里,全国战场出奇地平静。
日军在中条山战役后暂时达成了战略目标。
确保了南下通道的安全,正暗中为即将展开的长沙会战做准备。
然而在这个时空,战局却生了戏剧性的转折。
日军虽在中条山战役中达成了部分战略目标,却付出了惨重代价。
不仅折损了大量精锐部队,更被牵制在中条山。
时刻面临着国军、陕西军和八路军的三面夹击。
这与原本历史轨迹形成了鲜明对比。
林枫清楚地记得,在另一个时空里。
日军在中条山战役中几乎兵不血刃就取得了完胜。
那一战后,日军在山西和华西北的统治如日中天。
更致命的是,194o年八路军的百团大战彻底暴露了实力。
让日军意识到敌后根据地的巨大威胁。
于是,中条山战役后,日军立即调转枪口。
对八路军各根据地展开了疯狂的"
铁壁合围"
和"
三光政策"
大扫荡。
在那个时空,八路军从194o年的4o万大军,到1941年锐减至3o万。
无数根据地被摧毁,多少百姓惨遭屠戮。
那些血与火的记忆,即使作为穿越者的林枫回想起来,依然感到揪心。
但现在,一切都不同了。
特战旅的横空出世,改变了整个华北战场的格局。
日军不仅在中条山损兵折将,在马头山遭遇惨败。
历史的轨迹在这个时空已然改变。
特战旅如同一柄锋利的尖刀,一次次刺入日军的要害。
华西北的日军在特战旅的打击下,累计折损已达八万之众。
若算上被歼灭的伪军,这个数字更是突破了十万大关。
这样的战果,彻底动摇了日军在华北西北的战略优势。
中条山战役后,日军再无力组织起历史上那般规模的大扫荡。
即便偶有小股部队袭扰,也要面对特战旅的铁拳和星罗棋布的八路军根据地。
这天,上官于飞来找林枫。
"
岩松义雄到任了?"
林枫问道。
"
是的,旅长"
上官于飞立即回答。
"
天机情报局确认,新任第一军司令官岩松义雄已于昨日抵达太原,不过"
"
不过什么?"
上官于飞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
据内线消息,这位新司令官看完战报后,在办公室了一整天的火"
林枫闻言轻笑,确实,任谁接手这个烂摊子都会头疼。
特战旅的展势如破竹,而日军在山西的兵力已捉襟见肘。
除非从其他战场抽调重兵,但眼下日军在华兵力早已左支右绌。
在这个被改变的时空里。
日军再也无法像历史上那样对八路军根据地动大规模扫荡。
这一战略态势的重大转变,为八路军的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
得益于特战旅之前的武器装备支援,以及8oo万资金和一些生产线的强力支持。
八路军各根据地迎来了蓬勃展的黄金时期。
后方在获得这些宝贵资源后,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整体实力显着提升。
不过,陕甘宁边区仍面临着严峻挑战,连续的自然灾害让这片土地饱受摧残。
12o师的将士们肩负着双重使命。
既要保卫后方安全,又要投身到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中。
其中,南泥湾的建设最为引人注目,荒芜的土地正在变成"
陕北好江南"
与此同时,国军方面也在积极备战。
情报显示,他们已准确预判到日军对长沙的进攻意图,正在加紧构筑防御工事。
在国际局势方面。
最引人注目的变化莫过于德意志第三帝国在欧洲战场的强势扩张。
六月中下旬,德军悍然动对苏联的全面进攻。
这场代号"
巴巴罗萨"
的军事行动来势汹汹。
面对德军的闪电战攻势,毛熊军节节败退。
短短时间内竟损失了89个师,战况之惨烈令人咋舌。
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