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都被车窗外的景象牢牢吸住。
只见县委大院门外,以及门前的整条街,已然被人潮淹没。
黑压压的人群,从门口一直延伸到视线尽头,摩肩接踵,水泄不通。
有白苍苍的老人,有抱着孩子的妇女,有穿着工装的工人,有沿街店铺的商户,有面带稚气的学生……
他们静静地站在那里,没有喧哗,没有骚动,只是默默地注视着这辆即将载走他们书记的车辆。
阳光洒在无数张朴实的脸上,映照出他们眼中的不舍和感激。
不知道是谁先看到了车子后,喊了一声:“李书记!”
这一声,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
下一刻,“李书记!”
、“李书记,您别走!”
、“李书记,保重啊!”
……
千百个声音骤然爆,汇聚成一片真挚而滚烫的声浪,扑面而来。
“开门。”
李仕山的声音有些颤。
车门“嗤”
地一声打开。
当李仕山的身影出现在车门口时,人群瞬间激动起来,向前涌动着,却依然保持着最后的克制。
李仕山一步跨下车,袁学民、郭永华等人也默默地跟了下来,站在他身后,被这场面深深震撼。
“乡亲们!
同志们!
大家快回去吧!”
李仕山看着眼前这望不到头的人海,声音哽咽了。
他努力想保持微笑,眼圈却不受控制地迅泛红。
离别的场景再次上演。
不知过了多久,在工作人员的再三劝说和引导下,人群才极不情愿地、缓缓地让开了一条通道。
李仕山在无数双泪眼的注视下,一步三回头,重新登上了考斯特。
车辆再次缓缓启动,以比步行快不了多少的度。
人群跟随着车辆,缓缓移动着,挥舞着手,呼喊着“李书记保重”
。
李仕山将身子探出车窗,用力地向外挥手,视线早已被泪水模糊。
车辆渐行渐远,身后的百姓们依旧停留在县委门口,停留在街上,久久,久久不愿散去。
这条路,李仕山走了几年,从未觉得如此漫长,也从未觉得如此短暂。
窗外那一片黑压压的人群、那一张张不舍的面孔,牢牢的被烙印在心中。
李仕山有些明悟,有些东西,比任何政绩、任何头衔都更珍贵。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