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
男人们那边,张大爷正绘声绘色地讲述着今天在地里干活时的趣事,他手舞足蹈地比划着,逗得周围的人哈哈大笑:“你们是没看见,那只野松鼠跑得可快了,我刚想伸手抓,它‘嗖’地一下就钻进树洞里去了,把我给气的哟!”
终于,一切准备就绪。
放映机射出一道明亮而耀眼的光束,宛如一把利剑划破漆黑的夜空,白色的幕布上瞬间出现了跳动的光影。
小虎是村里出了名的调皮鬼,他跑得最快,第一个冲到晒谷场,迅在他认为最好的位置上画了个大大的圈,写上自己的名字,还得意地向小伙伴们炫耀:“看,这是我的地盘,谁也别想抢!”
其他孩子也不甘示弱,纷纷找好自己的位置,有的用石头在地上做标记,有的干脆把自己的小板凳放在那里占着。
但全场也很快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被牢牢吸引住,现场安静得仿佛能听到针掉落的声音,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要沉浸在这场电影的奇幻世界里。
今晚放映的是两部经典的战斗片《地道战》和《地雷战》。
影片中,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战火纷飞,战士们身姿矫健,眼神中透露出无比的坚毅。
他们端着枪,呐喊着,义无反顾地向前冲锋,子弹在耳边呼啸而过,炮弹在身边轰然爆炸,火光冲天,映红了半边天。
每一次激烈的交火,都紧紧揪着观众们的心,让大家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当我方战士陷入困境,被敌人步步紧逼时,台下出阵阵担忧的惊呼,观众们的脸上满是焦急与关切;而当战士们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无畏的勇气,巧妙地利用地道或者地雷,突出重围,成功反击时,全场又爆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那掌声和欢呼声震耳欲聋,仿佛要把整个夜空都掀翻。
孩子们兴奋得小脸通红,握紧了小拳头,嘴里还不时模仿着战士们的呐喊声,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紧张刺激、硝烟弥漫的战场之中,正和战士们并肩作战;
老人们微微前倾,身子不由自主地靠近幕布,脸上的皱纹里满是专注与动容,他们经历过岁月的沧桑,对影片中战士们的坚韧和牺牲有着更深的感触,那一幕幕战斗场景,勾起了他们许多回忆;
年轻的男女们则羞涩地坐的近一点,偶尔低声交流几句,眼神中闪烁着青春的光芒,但只能止步于此,战争的残酷与现在稳定和平形成了奇妙的对比。
大家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剧情之中,随着剧情的展不时出惊叹。
看到英雄遭受磨难,被鬼子和汉奸欺负时,台下的观众们咬牙切齿,恨不得当场冲进去将那些坏人消灭;看到革命取得胜利,战士们欢呼雀跃时,大家也跟着高声欢呼,手舞足蹈。
尽管这些电影有些人都已经看了无数遍,但每一次观看,依然会激动得心潮澎湃,仿佛第一次看一样。
在电影放映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小插曲。
一只流浪狗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大着胆子在人群中穿梭,也许是被人群的热闹吸引,也许是想找点吃的。
它跑到一个小男孩身边,眼巴巴地望着他手中的炒黄豆,小男孩被它可怜巴巴的眼神逗乐了,偷偷地给了它几颗黄豆,小狗欢快地摇着尾巴,吃得津津有味。
突然,电影画面出现了卡顿,人群中出一阵小小的骚动,孩子们着急地喊着:“怎么回事啊?快修好呀!”
老甘赶忙跑过去,熟练地摆弄了几下放映机,画面很快又恢复了正常,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继续沉浸在电影的世界里。
晚风吹过,带着丝丝凉意,轻轻拂过人们的脸庞,却丝毫没有减弱大家的热情。
远处的田野里,虫鸣声此起彼伏,它们像是这场露天电影的特殊观众,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为电影配乐,与电影里的枪炮声、呐喊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奇妙而独特的乡村交响乐。
偶尔有几只飞虫从投影的光柱闯过,在夜空中飞舞,投影光柱一闪一闪的,像是天上掉落的星星,给这夜晚增添了几分梦幻的色彩。
电影结束了,可人们却还沉浸在剧情中,意犹未尽。
孩子们一边回味着精彩片段,一边不情愿地跟着大人往家走,嘴里嘟囔着下次还要来看,那恋恋不舍的模样让人忍俊不禁;
大人们则互相道别,脚步缓慢而轻松,这场电影仿佛有着神奇的魔力,带走了他们一天的疲惫与烦恼,只留下满心的愉悦。
月光洒在他们身上,拉长了身影,为这个美好的夜晚画上了一个温馨而浪漫的句号。
各村所有的人陆续起身,叫喊着伙伴的名字,或者到某一个地方集合等待,等人齐了之后,把手中的火把点燃。
一时间回家的路上,星星点点的火光在夜色中亮起,汇聚成一条条明亮的火龙。
大家举着火把,沿着蜿蜒的小路往自己的家里走去。
那时候,整个山村呈现出一幅壮观的画面,火把在各条路上蜿蜒游动着向各个方向散去。
而且大家往往还沉浸在电影带来的兴奋之中,一边走一边大声议论着电影里的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