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口。
“妈,您要是喜欢,明天我带您去早市,那儿什么都有。
“许红豆笑着说,“对了,阿桂婶,我爸妈和爷爷这次来要住到开春,您可得带他们好好转转。
“
“那还用说!
“阿桂婶拍着胸脯保证,“明天先带他们去赶集,然后去洱海边转转。
老叶大哥不是喜欢钓鱼吗?我知道几个好钓点!
“
叶老爷子一听钓鱼,立刻来了精神:
“洱海有鱼?多大个儿?“
“大的很!
“宝瓶婶比划着,“去年有人钓上一条二十多斤的鲤鱼呢!
“
就这样,在欢声笑语中,南北两家人迅熟络起来。
等回到红豆小筑时,已是傍晚时分。
夕阳将苍山染成金色,洱海波光粼粼,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
刘桂琴站在二楼的露台上,望着眼前的美景,不禁感叹:
“难怪闺女不愿意回北京,这地方太养人了。
“
许建国点点头,忽然想起什么:
“对了,咱带来的那些山东特产呢?明天给乡亲们分分,也算是见面礼。
“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刘桂琴就起床了。
她轻手轻脚地下到一楼厨房,想给家人做顿家乡早餐。
推开门却愣住了——厨房里灯火通明,叶晨正在灶台前忙碌,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香气。
“妈,您怎么起这么早?“
叶晨回头看见岳母,赶紧擦了擦手,说道:
“我正打算做点早餐呢。
“
刘桂琴挽起袖子:“我来吧,你歇着。
让你尝尝正宗的山东早餐。
“
叶晨笑了:“那正好,我给您打下手。
红豆说您做的葱油饼是一绝,我早就想学了。
“
厨房里很快响起锅碗瓢盆的协奏曲。
刘桂琴和面、擀饼的动作行云流水,叶晨则负责控制火候。
不一会儿,金黄酥脆的葱油饼、香气四溢的小米粥,还有几样山东小菜就摆上了桌。
许红豆闻香而来,夸张地吸了吸鼻子:
“妈,您这一出手,我以后在叶晨面前可没地位了!
“
“贫嘴!
“刘桂琴笑着戳了下女儿的额头,“快去叫你爸和爷爷起床。
“
早餐桌上,叶老爷子对葱油饼赞不绝口,连吃了三张。
他抹了抹嘴说:
“亲家母,你这手艺不开店可惜了!
“
刘桂琴有些不好意思:“家常便饭而已。
对了,阿桂婶不是说今天带我们去赶集吗?“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阿桂婶的大嗓门:
“红豆!
亲家!
起床了没?赶集去喽!
“
凤阳邑的早市热闹非凡,各种新鲜蔬果、山珍野味、手工艺品琳琅满目。
刘桂琴看得眼花缭乱,不时停下来询问那些从未见过的食材。
“这是啥菜?长得跟小扫把似的。
“她指着一捆青翠的蔬菜问。
“这是蕨菜,山上采的,炒腊肉可香了!
“阿桂婶热情地介绍,“大妹子要是喜欢,中午我做给你尝尝。
“
叶老爷子则对卖野生菌的摊位产生了浓厚兴趣,蹲在那儿跟摊主聊得热火朝天。
许建国则被一位白族老银匠吸引,盯着人家制作银饰的手法看得入迷。
一圈转下来,每个人都收获颇丰。
刘桂琴买了不少当地特色食材,打算中午露一手;叶老爷子淘了几样山货,说是要带回东北送人;许建国则给老伴买了对银耳环,悄悄藏在了口袋里。
回到红豆小筑,刘桂琴就钻进了厨房。
叶晨本想帮忙,却被岳母赶了出来:
“今天让你们尝尝正宗的鲁菜和云南菜结合是啥味儿!
“
中午时分,一桌融合了山东烹饪技法和云南特色食材的盛宴惊艳亮相。
酸辣适中的凉拌树皮、鲜香扑鼻的汽锅鸡、外酥里嫩的炸乳扇……
最绝的是一道用云南火腿改良的“九转大肠“,既有鲁菜的醇厚,又融入了火腿的鲜香,吃得众人赞不绝口。
当初许红豆寄回去的火腿,交代她能给菜肴提鲜,她记在心里,自己在家研究,今天算是给大家露了一手。
“妈,您这也太厉害了吧!
“许红豆夹了块大肠,眼睛瞪得溜圆,“比我在济南吃的还好吃。
!
“
阿桂婶更是竖起大拇指:“大妹子,你这手艺绝了!
改天教教我呗?“
刘桂琴被夸得脸上泛红:“其实没啥,就是把咱那边的做法和你们这儿的食材结合了一下。
“
叶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