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来的几日里,张天命如同一位倾尽心血的严师,全身心毫无保留地投入到对李玉龙和李玉凤的悉心教导之中。他就像一位技艺精湛且严谨入微的画师,以敏锐的洞察力,依据两人功法截然不同的特点以及修行所处的具体进度,精心勾勒、细致描绘出一份份详尽至极的修炼计划,每一处细节都蕴含着他对两人修行之路的深刻思考与殷切期望。
白日里,明媚璀璨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在李家那宽敞开阔的演武场上,为整个场地铺上一层金色的光辉。张天命陪伴着李玉龙,在此处专心练习刀法。瞧,张天命身姿矫健挺拔,宛如苍松立于天地之间。他亲自示范着每一个刀法动作,那刀法在他手中舞动得犹如行云流水,刚猛的劲道中巧妙地透着灵动之韵,恰似蛟龙在云海中翻腾,刚柔并济,令人赞叹不已。他目光如炬,紧紧专注地盯着李玉龙的每一次发力,眼神中满是认真与执着。每当李玉龙发力稍有偏差,他便会立刻快步上前,以恰到好处的力度纠正其发力的角度,同时耐心且细致地调整节奏,口中还不忘耐心讲解其中的关键要点:“李兄,发力之时,需将全身之力高度凝聚于一点,犹如利箭在弦,蓄势而发,唯有如此,方能爆发出那足以开山裂石的最大威力。”不仅如此,张天命还毫不吝啬地传授李玉龙一些独门独特的身法。他言传身教,教李玉龙如何在施展刀法的瞬息之间,巧妙地挪移身形,借助身法与刀法的完美配合,使整个攻击更具灵活性与爆发力,如同猎豹在山林间穿梭捕猎,迅猛而灵动。李玉龙听得如痴如醉,眼神中闪烁着兴奋与渴望的光芒,宛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他每日都沉醉在修炼之中,好似一位不知疲倦、永不止步的行者,在修行这条充满挑战与未知的道路上,拼尽全力地奋力前行。随着时间一天天地悄然流逝,他的刀法愈发精湛,每一刀挥出,都仿佛凝聚着千钧之力,那凛冽的刀气,让人望而生畏,不敢有丝毫小觑。
而在李玉凤这边,张天命则带着她来到李家那宛如仙境的灵泉之畔。灵泉四周,灵气浓郁得仿佛实质化一般,氤氲缭绕,如梦似幻,仿佛置身于与世隔绝的桃源仙境。此处得天独厚,乃是感悟天地灵气、与自身灵力相互呼应的绝佳之地。张天命满脸耐心,谆谆教导李玉凤如何更为细腻地感知、精准地操控周围那充盈的灵气,从而实现与剑法的完美融合,达到人剑合一的至高境界。李玉凤乖巧地按照张天命的教导,静静地盘膝坐在灵泉边,缓缓闭上双眸,将外界的纷纷扰扰尽数摒弃,全身心沉浸在对灵力的感悟之中。她尝试着将自身灵力如同轻柔的丝线般,缓缓与灵泉散发出来的灵气相互呼应。起初,她的动作稍显生疏,就像初入舞池的舞者,步伐略显凌乱。但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淌,她渐渐寻得了其中的微妙感觉。渐渐地,她已然能够自如地引导那丝丝灵气,顺畅地汇入剑招之中。此刻,她的剑法变得愈发灵动飘逸,每一剑刺出,都仿佛裹挟着丝丝缕缕的灵气,犹如仙子在云端舞动长剑,不仅姿态优美,威力更是大增。她的脸上情不自禁地露出惊喜交加的灿烂笑容,心中对张天命的感激之情,如同春日里蓬勃生长的藤蔓,愈发浓郁深厚。
这一日,阳光正好,万里无云,整个世界都仿佛被阳光染上了一层温暖的色调。张天命正全神贯注地指导李玉龙练习一套融合了刚柔之力的崭新刀法。李玉龙双手紧握着长刀,神情专注而坚定。他挥舞着长刀,一招一式尽显凌厉刚猛之势,那长刀在他手中虎虎生风,每一次挥舞都带起一阵呼啸的风声,仿佛要将周围的空气都撕裂。张天命则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看着,不时微微点头,表示认可与鼓励,偶尔也会出声指点,那声音如同洪钟,在演武场上回荡,为李玉龙指引着修行的方向。
张天命目不转睛地看着李玉龙演练刀法,目光如同磁石一般,紧紧跟随着他的每一个细微动作。看着李玉龙如今的刀法,刚猛中透着灵动,相较于之前,已然发生了脱胎换骨般的质的飞跃,每一招每一式都淋漓尽致地彰显出他对刀法的领悟愈发深刻,张天命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欣慰之感,对李玉龙的进步颇为满意。然而,就在这专注的观察之中,一个念头如闪电般突然在张天命的脑海中闪过。自从他与李家兄妹相识以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他在李家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但有一个问题却一直萦绕在他心头,那就是他始终没有见到李玉龙兄妹的父亲。
这个疑问就像一根纤细却异常坚韧的丝线,悄无声息地缠绕在他的心头,越缠越紧,让他无法忽视。它就像一个谜团,始终困扰着他,让他的心中不禁泛起丝丝疑惑。
当李玉龙收刀站定时,他的气息平稳而悠长,仿佛刚刚的激烈战斗对他毫无影响。然而,额头上微微沁出的汗珠,却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晶莹璀璨的光芒,宛如一颗颗细碎的宝石,透露出他刚刚经历过的激烈运动。
张天命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开口问道:“李兄,这些时日在李家,承蒙你们兄妹及各位长辈无微不至的关照,我心中一直感激不尽。只是心中始终藏着一个疑问,却从未听闻令尊的半点消息,不知伯父他如今究竟在何处呢?”
李玉龙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