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阳光透过新换的米白色纱帘,在光洁的木质地板投下柔和的光斑。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松木清香和一丝尚未完全散去的油漆味。林雪萍站在客厅中央,环顾着这个她和江明华一点点亲手布置起来的新家,心头被一种饱满而踏实的喜悦充盈着。
上个周末,他们终于正式搬离了学校的教工宿舍,住进了这个离学校不远、交通便利的新小区。房子不大,两室一厅,但对于他们两人而言,已是绰绰有余,更珍贵的是,这是完全属于他们自己的空间,承载着他们对未来共同的期许。
“这里,我觉得挂那幅我们在皖南写生时买的蜡染画正合适。”江明华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刚把最后一个书箱挪到书房角落,额上沁着细密的汗珠,指着客厅沙发后那面还空着的墙壁。他穿着简单的旧T恤和运动长裤,身上沾了点灰尘,却丝毫掩不住眉宇间因为参与构建“家”而焕发的光彩。
林雪萍转身,看到他略显狼狈却神采奕奕的样子,忍不住弯起嘴角,拿起手边的湿毛巾自然地替他擦去额角的汗:“嗯,我也觉得。那幅画的蓝色调能和窗帘呼应。”她的指尖隔着微凉的毛巾触到他温热的皮肤,动作轻柔。江明华顺势握住她的手腕,低头在她光洁的额上印下一个带着汗意却无比真挚的轻吻。
“累了吧?先歇会儿,我去烧水泡茶。”林雪萍脸颊微热,抽出手,走向开放式的厨房。崭新的厨具在阳光下闪着光,她熟练地清洗水壶,接水,打开燃气灶。蓝色的火苗欢快地舔着壶底,发出细微的声响,为这崭新的空间注入了第一缕生活的烟火气。
江明华跟过来,倚在厨房的岛台边,目光追随着她忙碌的身影,眼底是化不开的温柔。“总算有点家的样子了。”他感慨道,“想想之前住宿舍,总觉得是临时落脚点。现在这里,每一件东西都是我们一起挑的,连空气好像都不一样了。”
“是啊,”林雪萍将茶叶放入茶壶,水流冲击茶叶的清香缓缓散开,“最重要的是,以后你加班画图到再晚,也不用赶回你那边,或者我担心你路上安全了。”她说着,抬眼看他,眸中带着戏谑,“就是不知道江大设计师,会不会从此以工作室为家,变本加厉?”
江明华伸手轻轻捏了捏她的鼻尖,笑道:“不敢不敢,家有仙妻,归心似箭。以后一定准点下班,回来给林老师洗手作羹汤。”他最近接手了一个旧街区文化中心的改造项目,正处于概念深化的关键阶段,加班确是常态,但此刻话语里的决心却不容置疑。
茶水沏好,两人端着温热的茶杯走到阳台。阳台宽敞,摆着几盆新添的绿萝和栀子花,沐浴在午后的阳光里,生机勃勃。远处可以望见城市的天际线,近处是小区精心打理的中心花园,绿树成荫,孩童的嬉笑声隐约可闻。
“对了,”江明华抿了口茶,说道,“韵华那小子,昨天神秘兮兮地打电话,说周末要带个人来给我们‘暖居’。”
林雪萍挑眉:“带个人?除了清瑶,还能有谁?”自从上次快餐店偶遇,她明显感觉到江韵华和许清瑶之间的关系似乎更近了一步。在学校里,许清瑶来找她问问题或者讨论社团活动时,提到江韵华的次数也明显增多,虽然语气竭力保持自然,但少女眼中那点藏不住的光彩,过来人一看便知。
“八成是。”江明华点头,带着点兄长的了然笑意,“那小子,嘴上不说,心里那点小九九,我可清楚得很。就是不知道这次是正式以‘朋友’身份,还是有什么新进展?”
“年轻人有他们的节奏,顺其自然就好。”林雪萍微笑,心里却也有些期待。她很喜欢许清瑶那个女孩,聪慧、大方又不失少女的纯真,和江韵华站在一起,确实是赏心悦目的一对。“那我们周末就在家简单准备点饭菜?算是正式开火。”
“好,我来下厨,给你和……客人们露一手。”江明华揽住她的肩,信心满满。
周末转眼即至。周六一大早,江明华就去附近的生鲜超市采购了满满几大袋食材。林雪萍则负责将新家最后一些零碎物品归置整齐,插上一束新鲜的百合,满室清香。
将近中午,门铃清脆地响起。林雪萍前去开门,门外果然是江韵华和许清瑶。江韵华手里提着个精致的果篮,许清瑶则捧着一盆开得正盛的淡紫色绣球花,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比平时在学校里多了几分显而易见的紧张。
“哥,林老师……呃,嫂子!”江韵华看到开门的林雪萍,下意识还是用了以前的称呼,随即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赶紧改口,耳根微微泛红。这一声“嫂子”,让林雪萍微微一怔,随即心底泛起一丝甜意,笑着将他们让进屋:“快进来吧,外面热。”
“明华哥,雪萍姐,恭喜乔迁新居!”许清瑶的声音清甜,递上手中的绣球花,“这花寓意希望和团圆,希望你们喜欢。”她今天的称呼也悄然变了,从规规矩矩的“林老师”变成了更显亲近的“雪萍姐”,显然是在来之前做足了“功课”,也微妙地表明了她此刻的身份定位——不仅仅是学生,更是以江韵华朋友的身份来访。
“谢谢,很漂亮,快请进。”林雪萍接过花,侧身让他们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