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她家情况的零星传闻,又想起之前一起做科技展板时她提到父母时一闪而过的沉默,心里莫名地动了一下。他三两句打发走了同伴,快走几步赶了上去。
“喂,许清瑶!”他喊了一声,声音比平时稍微收敛了那么一点张扬。
许清瑶抬起头,脸上已经恢复了常有的那种略带疏离的礼貌微笑:“江韵华?有事?”
“呃,那什么,”江韵华挠了挠头,一时不知该怎么开口,总不能直接问“你爸妈来不来家长会”吧?他灵机一动,从嘴里拿出棒棒糖,指了指布告栏,“看到通知了没?又要开家长会了。真麻烦。”
许清瑶的眼神几不可察地黯了一下,随即语气轻松地说:“是啊,例行公事嘛。怎么,江大学霸也有怕的时候?”
“谁怕了!”江韵华立刻挺直腰板,“我就是……就是觉得没劲。哎,对了,”他试图转移话题,也试图做点什么,“你那个科技创新大赛的模型,动力部分是不是还有点问题?周末要不要一起去科技市场逛逛,找找合适的微型电机和电池组?”
许清瑶有些意外地看了他一眼,似乎没想到他会主动提出这个。她沉吟了一下,这次家长会,大概率又是那位看着她长大的阿姨来。她并不想待在家里感受那种虽然温馨却始终填补不了某种空缺的氛围。出去忙点正事,或许更好。
“好啊。”她点了点头,“周六上午?”
“成!一言为定!”江韵华打了个响指,心里莫名松了口气,好像为自己找到了一个能让她暂时分心、甚至开心一点的理由而感到高兴,“那周六电话联系!”
两人在校门口分开,走向不同的方向。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长,偶尔交汇在一起,又很快分开。
傍晚,江明华和林雪萍的公寓里飘散着饭菜的香气。厨房是开放式的,与客厅相连。江明华系着林雪萍买的那条深蓝色格纹围裙,正熟练地翻炒着锅里的西兰花虾仁。旁边的电饭煲冒着腾腾热气,煲汤锅里炖着玉米排骨汤,发出“咕嘟咕嘟”的舒缓声响。
林雪萍没有像往常一样在客厅休息,而是把笔记本电脑搬到了厨房的中岛台上。她一边看着屏幕上家长会要用到的ppt,时不时敲打几个字修改一下,一边陪着江明华。柔和的暖色灯光笼罩下来,食物的香气、键盘的轻响、锅铲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极富生活气息的温馨画面。
“成绩对比曲线图放在这里会不会太突兀?”林雪萍微微蹙眉,指着屏幕问。
江明华关掉灶火,将炒好的菜盛进盘子,凑过来看了一眼。他身上还带着油烟和食物混合的温暖气息。“嗯……旁边加点文字说明,比如‘本次月考班级平均分与上学期期末对比,整体呈上升趋势’,引导家长关注积极面,缓冲一下数据的冲击感。”他提出建议,顺手拿起汤勺尝了一口汤的咸淡,“嗯,刚好。”
林雪萍依言操作,效果果然好了很多。“不愧是做设计的,视觉传达和心理把握就是厉害。”她笑着夸了一句。
“给林老师打下手,荣幸之至。”江明华笑着回应,将饭菜端到餐桌上,“先吃饭,工作暂停。大脑也需要补充能量。”
饭菜很简单,三菜一汤,但荤素搭配,颜色清爽,味道可口。两人对面而坐,边吃边聊。林雪萍说了说家长会的筹备工作,也略带感慨地提到了许清瑶和班里其他几个类似情况的孩子。
“有时候觉得,老师能做的其实很有限。”她轻轻叹了口气,“尤其是家庭教育这部分,我们无法替代,只能尽量在学校多关注一些。”
江明华给她夹了一块排骨:“尽己所能,问心无愧就好。你已经是很难得的好老师了。”他的安慰总是这样踏实而肯定,“对了,韵华那小子最近好像和许清瑶一起搞什么比赛项目,挺上心的。说不定同龄人的陪伴和影响,反而更能起到作用。”
“哦?”林雪萍有些惊讶,这她倒没太注意,“韵华还挺热心。”
“半大小子,心思活络了呗。”江明华笑了笑,语气里带着点过来人的了然和一丝对弟弟的调侃。
吃完饭,林雪萍要继续工作。江明华收拾好碗筷,没有像往常一样去看他的建筑图纸或者纪录片,而是泡了两杯柠檬水,一杯放在她的手边,另一杯自己端着,然后拿了一本厚厚的建筑材料图鉴,坐在她旁边的沙发上安静地翻阅起来。
他没有说话,只是安静地陪伴着。客厅里只听得见林雪萍敲击键盘的声音、偶尔翻动书页的沙沙声,以及窗外隐约传来的城市夜声。这种无声的陪伴比任何言语都更能让人安心。林雪萍全心投入工作之中,效率很高。
不知过了多久,她感到脖子有些酸胀,刚想抬手揉一揉,一双温暖的手已经先一步轻轻按上了她的后颈和肩膀。力道不轻不重,恰到好处地揉捏着紧绷的肌肉。
她舒服地喟叹了一声,向后靠去,闭上眼睛享受着他的服务。“快弄完了……”她含糊地说。
“嗯,不着急。”江明华的声音低沉而柔和,手指耐心地帮她放松着肩背,“累了就歇会儿。”
他的按摩让她彻底放松下来,工作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