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上炖锅里传来的细微“咕嘟”声。林雪萍站在原地,听着他远去的脚步声,心里有一丝空落,但很快被一种“要帮他打理好后方”的责任感填满。她走进厨房,系上那条深蓝色围裙,开始仔细检查他准备好的半成品食材。
牛腩已经焯好水,配着番茄和香料在砂锅里等着炖煮;鱼处理干净了,抹好了盐和料酒腌制着;几样清炒的蔬菜也洗净切配整齐,放在沥水篮里……他几乎把所有繁琐的前期工作都完成了。林雪萍心里软成一团,他总是这样体贴。她估算了一下时间,打开砂锅的火,开始慢炖番茄牛腩,然后开始淘米煮饭。
就在她忙碌的间隙,门铃响了。这个时间点,应该是江韵华和许清瑶到了。林雪萍擦了擦手,快步走去开门。
门外果然是那对年轻的身影。江韵华手里拎着一袋看起来像是水果的东西,许清瑶则抱着一个画板夹和一个看起来沉甸甸的帆布工具袋,脸上还带着点从室外带来的、被春风拂过的红润气息。
“林老师!”许清瑶看到她,眼睛一亮,笑容明媚地打招呼。
“林老师,我们没来早吧?我哥呢?”江韵华探头往里看了看,没发现他哥的身影。
“快进来吧。”林雪萍侧身让他们进来,一边解释道,“明华工作室工地那边临时有急事,他赶去处理了,估计会晚点回来。今晚的大厨暂时换人啦。”
“啊?又加班啊?”江韵华撇撇嘴,似乎对他哥这种突然被工作叫走的情况习以为常,又略带同情地看向林雪萍,“那林老师你一个人忙得过来吗?”
“没事,他都准备得差不多了,我就是负责最后烹饪一下。”林雪萍笑着,目光落在许清瑶抱着的画板夹上,“许同学还带着‘作业’来呀?”
许清瑶有些不好意思地把画板夹往身后藏了藏,脸颊微红:“不是作业……是,是我自己瞎画的一些东西,本来想……嗯,顺便带来看看。”她的语气有些闪烁,眼神下意识地飘向旁边的江韵华。
江韵华接收到她的目光,立刻有点不自然地咳嗽了一声,接口道:“她就是闲不住,走到哪画到哪。林老师,有什么要帮忙的吗?洗菜切菜我还是可以的!”
林雪萍看出了两人之间那点小小的、心照不宣的互动,了然地笑了笑,没有追问下去:“好啊,那江韵华你来帮我把那篮青椒切了。许同学,你先去客厅休息会儿,看看电视或者……”
“不用不用,林老师,我不累。我……我可以帮韵华打下手,或者,我给您打打杂?”许清瑶连忙摆手,显得很是乖巧勤快。
“那好吧,你们俩一起,帮我把那几颗蒜剥了?”林雪萍从善如流,给他们分配了一个轻松的任务。
厨房并不算特别宽敞,突然多了两个年轻人,顿时显得热闹起来。江韵华虽然手法算不上娴熟,但切起青椒来倒也像模像样,只是偶尔会被辣味刺激得眯起眼睛。许清瑶坐在一旁的小凳子上,认真地剥着蒜瓣,白皙的手指和紫色的蒜皮形成对比,偶尔抬起头和江韵华低声交流两句,内容无非是“你切慢点”、“蒜剥好了放哪里”,眼神交汇间却自有旁人难以介入的默契和小小的、只有他们自己能懂的笑意。
林雪萍一边照看着炖锅,一边准备着其他菜肴,偶尔用眼角的余光瞥见那两个凑在一起低声说话的脑袋,心里不由得泛起一种类似于“自家孩子长大了”的奇异欣慰感。年轻真好啊,那种青涩而纯粹的情感,像初春枝头最嫩的新芽,带着无限的生机与美好。
在她的主导和两个“帮手”的协作下,晚餐的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番茄牛腩在砂锅里散发出浓郁诱人的香气;清蒸鱼的火候恰到好处,肉质鲜嫩;清炒时蔬色泽翠绿……一道道菜肴被端上餐桌,看起来颇为丰盛。
当时钟指向六点半,所有的菜都差不多准备好了,连米饭都进入了保温状态,但江明华还没有回来。林雪萍给他发了条信息询问进度,他回复说问题比预想的复杂,还在协调,让他们先吃,不用等他。
“我们先吃吧,你哥还不知道要忙到什么时候。”林雪萍解下围裙,对两个年轻人说。
三人围坐在餐桌旁开始用餐。许清瑶嘴甜,不停地夸赞“林老师手艺真好”、“这个鱼好鲜”、“牛腩炖得太入味了”,把林雪萍哄得笑容不断。江韵华则埋头苦干,用实际行动表达对菜肴的欣赏,偶尔给许清瑶碗里夹一筷子她够不到的菜。
餐桌上气氛轻松愉快。林雪萍关心地问起许清瑶备战科技创新大赛的最终情况,又问江韵华最近的学业有没有遇到困难。两个年轻人一一回答着,也好奇地问起林雪萍带高三毕业班的趣事和压力。隔着辈分和身份的闲聊,因为脱离了正式的校园环境,而显得格外自然融洽。
吃完饭,江韵华主动承包了洗碗的任务,把许清瑶和林雪萍“赶”出了厨房。许清瑶帮林雪萍收拾好餐桌,擦干净后,显得有些踌躇,目光几次瞟向被她放在客厅角落的画板夹。
林雪萍察觉到了,温和地问:“许同学,是不是有什么想给我看的?你的画?”
许清瑶像是被说中了心事,脸颊又红了一下,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