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
“等着。二十分钟左右到。”
言简意赅,不容拒绝。林雪萍看着屏幕,心里泛起一丝甜意。他总是这样,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着他的牵挂和保护欲。
“是我哥要来吧?”江韵华嘴里含着饭,含糊不清地问,一副“我早就知道”的表情。
“嗯,他说过来接我。”林雪萍点点头。
许清瑶眨眨眼,看看林雪萍,又悄悄碰了一下江韵华的胳膊,眼神里带着点好奇和羡慕。林老师和明华哥的感情,在熟悉的人看来,一直是稳定又令人向往的。
江韵华快速扒完饭,很自然地把许清瑶饭盒里她不爱吃的胡萝卜片夹到自己碗里,然后拿出手机:“哥到了肯定还得等会儿,瑶瑶,你那个数据建模的想法,我刚好前几天看到一个开源的生物数据可视化工具,好像挺适合的,我找给你看……”
两个人又头碰头地凑在一起看起了手机屏幕,一边吃饭一边讨论,偶尔因为某个技术细节争辩两句,又很快达成一致。
林雪萍看着他们,仿佛看到了当年自己和江明华高中时一起在图书馆自习、讨论难题的场景。时光流转,同样的专注和热情,发生在又一代年轻人身上。她没有打扰他们,拿起红笔,开始批改上午收上来的一叠随堂测验小卷子。
办公室里很安静,只有雨声、笔尖划纸的沙沙声、轻微的咀嚼声和两个年轻人压低的讨论声。一种混合着学业、青春和朦胧情愫的氛围在雨天的午后静静流淌。
大约过了二十多分钟,办公室的门再次被敲响。
这次进来的是江明华。他撑着一把黑色的大伞,裤脚和皮鞋边缘不可避免地溅上了一些雨水,肩头也有些湿痕,但整个人看起来依旧沉稳干练。他手里还拎着一个纸袋,上面印着一家知名甜品店的logo。
“哥。”江韵华抬头喊了一声。
“明华哥。”许清瑶也连忙打招呼。
林雪萍放下笔,看向他,眼神温柔:“来了?雨还这么大?”
“嗯,路上有点堵。”江明华走进来,先对弟弟和许清瑶点了点头,然后将手里的甜品纸袋放在林雪萍桌上,“路过那家店,想着你们可能都在,就买了点闪电泡芙和抹茶慕斯,当下午茶点心。”他的目光落在林雪萍脸上,仔细看了看她的气色,“累不累?”
“还好,刚批了会儿卷子。”林雪萍心里暖暖的,他总是能注意到这些细节。
江明华又看向弟弟和许清瑶面前摊开的笔记本和手机:“在讨论课题?”
“嗯,瑶瑶有个新想法,特别棒!”江韵华抢先说道,语气里带着点与有荣焉的骄傲。
许清瑶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但还是简单向江明华解释了一下她的数据建模构想。
江明华虽然不是学生物专业的,但他出色的逻辑和理解能力让他很快抓住了核心,他认真地听了片刻,点点头:“想法很好。如果需要编程或者可视化工具方面的建议,可以问问韵华,他最近在自学Python,或者也可以问我,我认识一些做数据的朋友。”
他的态度平和而支持,丝毫没有因为他们是高中生而轻视他们的想法,这种平等的交流让许清瑶备受鼓舞。
雨势似乎稍微小了一些,但依旧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江明华看了看窗外:“这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了。韵华,你带伞了吗?等下怎么回去?”
“我带了!”江韵华拍拍自己鼓鼓囊囊的书包,“我和瑶瑶一起走,先送她回宿舍。”
“好,那路上小心,注意地滑。”江明华叮嘱道。
“知道啦。”
江明华转向林雪萍,声音放低了些,带着自然而然的亲昵:“我们也走吧?我车停在校门口那条辅路上。”
“好。”林雪萍开始收拾桌面上的卷子和笔。
许清瑶和江韵华也迅速收拾好饭盒和笔记本。
“林老师,明华哥,那我们先走啦!”许清瑶礼貌地道别。
“哥,林老师,再见。”江韵华挥挥手。
两个年轻人撑着伞,并肩冲进了雨幕中,身影很快消失在走廊尽头。
林雪萍和江明华相视一笑。她拿起自己的包和那个甜品纸袋,江明华很自然地接过她手里略显沉重的公文包,另一只手为她撑开伞。
两人并肩走入雨中。黑色的伞面足够大,将他们稳稳地笼罩在其下,隔绝了外面的风雨声,形成了一个安静独立的小小空间。伞微微向林雪萍的方向倾斜,确保她不会被雨淋到一丝一毫。他的手臂偶尔会因为步伐的调整而轻轻碰到她的肩膀,传递过来稳定可靠的温度和力量。
雨水在地面上汇聚成浅浅的水洼,映出灰蒙蒙的天空和周围建筑的倒影。他们小心地避开积水处,步伐一致地朝着校门口走去。
“今天忙吗?”林雪萍轻声问,雨声让她的声音听起来格外柔和。
“还好,上午开了两个会,下午和施工方对了下图纸细节。那个老社区改造的项目,涉及到几棵古树的保护,方案要调整的地方不少。”江明华的声音低沉而平稳,在雨声中显得格外清晰,“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