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带着初夏特有的轻盈质感,穿过教工宿舍楼那棵茂盛的香樟树,在洁净的窗台上跳跃着,洒下细碎温暖的光斑。林雪萍刚刚放下手机,屏幕上还显示着母亲几分钟前发来的信息:
【萍萍,昨晚的鱼汤都喝完了吧?我今早熬了点红豆沙,放在保温杯里了,张妈说等下明华来接你的时候给你带过去。】
指尖在微凉的屏幕边缘轻轻滑过,一股暖意伴随着食物的想象悄然浸润心头。母亲总在这些细枝末节的地方投注无限的心意,如同昨夜那份静候的鱼头豆腐汤,也如今朝这特意叮嘱送来的温热红豆沙。她唇角微微上扬,迅速回复:
【妈,都喝光了,暖暖的真舒服。红豆沙也留着晚上喝,您别太累着自己。】
信息刚发送出去,窗外就传来了两声熟悉而短促的汽车喇叭声。林雪萍立刻起身走到窗边向下望去。江明华那辆洗得锃亮的黑色城市SUV已经停在了楼下花圃旁。他今天没穿西装外套,只穿了件款式简洁的烟灰色polo衫,卡其色长裤显得腿型修长利落。他似乎正靠着车门低头看着手机,阳光勾勒出他侧脸清晰的轮廓和专注的神情。像是有所感应,他忽然抬起头,准确无误地捕捉到窗边她的身影,随即扬唇一笑,露出一口整齐的白牙,笑容在晨光里显得格外清爽明朗。他收起手机,朝她挥了挥手。
林雪萍的心跳似乎漏跳了一拍,赶紧也朝他回以笑容,随即转身快步收拾起自己简单的帆布包——里面除了必备的遮阳帽、防晒霜、饮用水和小零食,还有一本关于江南民居风格演变的薄册子。昨晚江明华在她处理完学校的事情后,靠在床头跟她提起周末的安排:他父亲的老友有一片亟待修缮的旧民居区,位于市郊一个临水的老街区,是保存尚好的晚清、民国时期建筑群,许多结构和装饰细节都非常有研究价值,他受父亲所托,也出于职业兴趣,需要去做一次实地测绘摸底。他当时搂着她的肩,语气带着点期许和诱哄:“一起去?那里挺安静的,老房子很好看,拍点照留点资料,当散心,帮我参谋参谋?顺便…躲开点老爷子,他肯定要啰嗦改造方案的。”那温热的气息拂过她的耳廓,让她根本无法拒绝。
“好。”她记得自己当时是那样回答的,带着点无奈的笑意和隐秘的甜蜜。
下楼,拉开车门坐进去,车内干净清爽,弥漫着淡淡的皮革和车载空气清新剂的淡雅气息。
“没等太久吧?”江明华启动车子,侧头看她,目光自然而然落在她今天穿着的米白色亚麻长裙上,“张妈让我一定把这红豆沙交到你手里。”他拿起放在中控台储物格里一个裹着保温布的红色保温杯递给她,“她还念叨,让你别光顾着看我干活,也要看风景,多休息。”
林雪萍接过那个还带着车内冷气余温的保温杯,手指触及到布料的柔软和杯身金属的凉,那份沉甸甸的、来自两个家庭的关怀让她心头温热。“替我谢谢张妈。”她低声道,将杯子小心放进自己帆布包的侧袋里,“你也跟伯父打个预防针了?别把咱们当苦力使唤。”
“说了,老头说那地方僻静得很,正好让我们过二人世界。”江明华熟练地打着方向盘,车子平稳汇入车流,他语气轻松,带着点揶揄,“不过,他特别叮嘱,有几处精致的砖雕和木窗花棂,一定要拍高清细节图给他存档,估计是心里痒痒了。”
林雪萍忍俊不禁,眼前浮现出江老爷子那副对老物件痴迷又急切的可爱模样。阳光透过车窗洒进来,在江明华握着方向盘的手臂上投下流动的光影,烟灰色polo衫的布料随着手臂动作泛出柔和的肌理光泽。一种恬静而安稳的幸福感,如同初夏和煦的微风,随着飞驰的车辆,缓缓充盈了车厢的空间。
大约四十多分钟后,喧嚣的城市被远远抛在身后。车子驶入一片相对宁静的区域,道路开始变得狭窄,两旁出现青砖黛瓦的旧宅院墙,高大的梧桐树撑开浓密的树冠,在路面上投下清凉的斑驳光影。空气中飘散着水气、青苔和某种老旧木头在阳光下微微散发出的、令人心安的气息。
他们的目的地是位于街区深处的一个相对完整的小院落群。院门口,一位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人早已等候多时,正是江父的至交好友——曹老伯。
“明华!哎呦,这位就是雪萍老师吧?老江跟我夸了不知多少回!”曹老伯热情地迎上来,目光慈祥地看着林雪萍,“辛苦你们专门跑一趟了!这老宅子要是没人管,再过几年怕是要塌咯……”他絮絮叨叨地介绍着老宅的历史和现状,语气里满是珍视和不舍。
林雪萍微笑着与曹老伯寒暄几句。江明华已经快速从后备箱拿出了他的测绘工具:结实的三脚架撑开,安装上轻便的全站仪(用于高精度测距测角的仪器),将配套的手持控制器连接好,接着又摊开一个可折叠的轻便绘图板,夹上厚厚的印有坐标格网的图纸,旁边挂着各色粗细不同的绘图笔和比例尺。他动作麻利,神情专注,工作时那份严谨和投入,与平时生活中的闲适温和截然不同,却散发出另一种沉稳的魅力。
“雪萍,”江明华调试好全站仪的目镜,冲她招招手,那声称呼在这样静谧的环境里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