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风终于褪尽了冬日残留的凛冽,裹挟着泥土复苏的气息和草木新芽的清香,温柔地拂过育英中学的每一寸角落。阳光也变得慷慨,将暖融融的光线铺洒在红绿相间的塑胶跑道上,照得露天篮球场的地板微微发亮,甚至穿透高大的悬铃木枝叶,在通往教学楼的林荫道上投下斑驳晃动的光点。窗明几净的教室不再紧闭门窗,时常能听到敞开的窗户里传出老师讲课声、学生或响亮或犹豫的答问声,或是偶尔一阵爆发出的青春无忌的笑声。
一年一度的春季校园运动会,在这样生机勃发、万物躁动的时节里,被正式提上了日程。高一高二年级沉浸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中的气氛,也因为运动会的临近,隐隐透出一股期待和兴奋的暗流。
林雪萍刚刚结束在高二(3)班的生物课,收拾好教案和电脑,正要走出教室,就被教室门口几位学生代表围住了。为首的是文娱委员兼这次班级运动会的主要策划者,一个扎着高马尾、活力四射的女生。
“林老师!”女生急切又带着点讨好地开口,手里捧着一份花里胡哨的手绘草案,“这是咱们班运动会入场的创意初稿!我们策划组想搞个热带雨林主题,用大型泡沫板做那种夸张的植物道具,同学们穿绿色系服装,然后……”她语速飞快地描述着构想。
旁边的学习委员推了推眼镜,稳重地补充:“林老师,宣传画报组的许清瑶同学帮我们做了主视觉设计草图,背景是森林的绿色渐变,活力动感十足。只是……预算方面我们粗算了一下,泡沫道具的租赁费用有点高,班费可能不太够……”他眼神里充满期待。
跟在最后的生活委员,胖乎乎的脸上一片愁云:“林老师,统一服装这事儿,还有方队训练的矿泉水后勤保障,现在就得提上采购日程了……”
林雪萍耐心地听着,脸上是温和而沉稳的笑意。这种临大事前学生们的热情、焦虑、创意和大大小小的“麻烦”,她早已习以为常。她接过那份充满稚气但想象力丰富的草案,仔细翻看宣传画报组的设计稿——那充满生机的配色和流畅的动感线条,一眼就能认出是许清瑶的手笔,极富艺术感染力。
“创意很有活力,”她先给予肯定,“许清瑶的设计功底真不错。雨林主题新颖,但道具租用费确实需要考虑。我们可以尝试分几个思路:第一,去找学校后勤部问问,往年有没有废弃可再利用的大件道具?学校仓库可能有惊喜。第二,发动同学们开动脑筋,收集一些废旧纸箱、可上色的布料,我们动手简化制作一部分核心元素,既能降低成本,又能体现环保理念和实践精神,班费就能多用在实际必需品上了。”
她的声音清晰平和,带着一种令人安心的力量,瞬间稳住了略显焦躁的学生们。她条理清晰地继续安排着:
“统一服装,可以选用最简洁的、接近主题色的基础款T恤或运动服,重点在整体协调性,不追求华而不实的定制。班费集中采购基础款矿泉水,训练时自带水杯强调环保。具体采购名录和预算清单,生活委员和学习委员辛苦今天放学前初步整理出来给我看一下。方队的队形和口号,文娱委员你们策划组尽快商定,下周班会我们全班表决细化。训练场地我去协调,保证放学后有固定场地使用。”
她又翻看了一下手绘的草案:“创意很好,但道具安全是首要考虑,尤其是大型泡沫板举着行进时的稳固性,务必要考虑到,千万别有磕碰危险。”她目光转向文娱委员,带着温和的提醒。
“嗯!我们保证安全第一!”女生用力点头,脸上愁容散去,焕发出新的干劲。
林雪萍微笑着把草图递还:“思路有了,接下来就是分工执行。你们先去忙,预算和采购清单弄好交给我。”
看着几位学生骨干如释重负又充满干劲地离开去分工,林雪萍轻轻舒了口气。组织运动会,对班主任而言,其繁复程度不亚于组织一场小型战役。需要平衡学生的热情、可行性、预算、安全、以及最重要的——不能过多冲击正常教学秩序。但看到学生们由忧转喜、跃跃欲试的眼神,那份属于青春的集体荣誉感和参与热情,又让她觉得这一切都值得。
下午四点多的阳光正好,褪去了正午的炽热,慷慨地洒在操场边缘的铁质阶梯看台上。江韵华刚结束和体育部几个人关于运动器材最后检查的讨论,抓起搭在栏杆上的毛巾擦了擦脸上和脖颈的汗珠。他被临时抓了“壮丁”,进了运动会的筹备组,主要负责场地器材协调和安全巡查。高中男生特有的充沛精力,让他在学习之外对这些需要跑腿、协调、甚至动用点力气的任务格外热衷。
他灌了几口水,目光习惯性地扫向操场另一边——那是学校划给各班级进行运动会团体项目临时训练的区域。高二各班的牌子错落竖立着,穿着各式班服的少男少女们分散在各自的“领地”里,练习着跳长绳、障碍接力,或是喊着号子排练入场队形。喧闹、欢笑、偶尔夹杂着体育老师的哨声或班干部有些嘶哑的指挥声,汇成了一片生机勃勃的巨大音浪。
在这片音浪中,他几乎是一眼就看到了许清瑶的身影。
她被一群女生围在器材区旁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