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忽视。他把滴水的伞收拢靠在门边墙角,把那个宝贝模型也小心地放在一张干燥的桌子上,然后掏出自己挂在防水挎包内侧的一个小巧轻薄的充电宝,递过去:“给,我带了便携的。用这个吧。”
许清瑶看着递到眼前的充电宝,橙色的外壳,还有余温,是他刚才贴身揣着的。她感激地接过来:“谢谢!”
“别客气。”江韵华没再多说,也没避嫌,就在旁边不远的一张高脚凳上坐了下来,也不顾自己还在滴水的衣服。他顺手拿起桌上铅笔盒里一支没人用的炭笔,在一张随手可得的废稿纸上开始勾画着什么。他一边画,一边状似随意地对许清瑶说:“你手机开机后最好再跟你爸妈确认一下情况。这种天气,估计到处都堵。设计室那边离这儿只隔一个中庭走廊,有顶棚,现在应该没什么人,那里空间大一些也安静,我打算去那儿接着弄模型了。要是……要是雨太大你们暂时走不了,或者手机信号太差联系不上家里,也可以去那边等等看,灯开着,很亮堂,我就在那儿,总比在这儿担心强。”他画着画着,笔下似乎不经意地勾勒出一个模糊的背影轮廓,专注于一幅画作的侧影。
说完,他也没等许清瑶回应,就站起身:“我先过去了。你们要是想来就一起?我给你们留门。”他重新拿起那个模型盒子,又深深地看了一眼许清瑶,没等看清她脸上的神色,就转身拉开门,再次冲入了门外连接走廊的风雨中。背影干脆利落,没有一丝犹豫,却留下了清晰明确的信息:另一个安全的去处,以及一份不动声色的守护姿态。
雨水激烈地拍打着走廊顶棚的塑料顶盖,发出密集的鼓点声。许清瑶握着手中那个带着微热体温的充电宝,看着他消失在雨幕和走廊交接处的背影,心头像是被什么柔软而温润的东西猛地撞了一下。那种他话里话外传递出来的“我在”、“有事随时可以找我”、“有地方落脚”的安全感,在这种暴雨天和通讯受阻的情况下,显得异常珍贵而可靠。比她平时听到的无数句空泛的关怀都更真实有力。
旁边的女生已经打通了家长的电话,正说着会稍微晚点到。许清瑶快速把手机充上电,开机,看到屏幕亮起,先是松了一口气。她拨通了母亲的号码,信号果然受到了雷雨影响,时断时续,但总算听清楚了母亲的叮嘱:情况不妙,预计至少还要两个小时才能抵达学校附近安全区域,让她务必在学校找个稳妥地方待着别动。
“妈,我知道了。你们也小心。我在学校这边很好,别担心。”许清瑶对着电话大声说,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
挂了电话,看着窗外丝毫没有停歇迹象的瓢泼大雨,再看看旁边开始收拾东西准备等家长的同学,许清瑶没有任何犹豫。她把充电宝还给它的主人显然不太现实,于是将它紧紧握在手心,像是握着一个微型的温暖信号源。
“我…去隔壁建筑设计室那边等吧。江韵华在那边弄模型。”她对那两个还在等电话的同学说。
两个女生点点头,其中一个说:“好,等会你爸妈来了告诉我们一声。注意安全。”
许清瑶深吸一口气,拉开了美术社活动室的门,走廊上带着水汽的风立刻扑面而来。通往江韵华所说的建筑模型设计教室的走廊很宽敞,上面有半透明的塑料挡雨棚,虽然风雨声更大,但至少不会被雨直接浇到。她快步穿过这段不算太长的风雨长廊,来到对面那间她其实来过一两次的通高玻璃顶设计教室门前。门果然虚掩着,露出一线暖黄明亮的光。
她轻轻推开门。
室内宽敞明亮,一排排宽大的工作台整齐排列。头顶是巨大的玻璃穹顶,密集的雨点不停地砸在弧形玻璃上,然后蜿蜒流淌,划出一道道瞬息万变的湿漉漉轨迹,又在灯光下折射出破碎而迷离的光晕。穹顶之下的空间高阔空旷,雨声在室内形成了奇特的放大和回响效果,如同置身于一个巨大而喧嚣的自然音乐盒中。但这种喧嚣在此刻却神奇地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静谧感。
唯一的声源,除了雨声,便是教室最深处一个靠窗工作台边发出的轻微沙沙声。
江韵华背对着门口方向坐着,高大的落地窗外是白茫茫的雨幕。他正专注而小心翼翼地在一个极其精巧复杂的建筑模型构架上操作着。他换了一件备用的干爽的运动外套(许清瑶猜想可能是他储存在这里的),袖子挽到了手肘,露出劲瘦的小臂。他手中握着专业的小型锉刀和刻刀,低着头,微眯着眼,额前垂下的几缕碎发遮住了部分眉眼,神情极为专注。台灯的光从他侧面打过来,在他鼻梁和下颌处投下清晰利落的阴影。模型的主框架在灯光下散发着木头和亚克力的光泽,经过他改造的核心部位,那些近乎透明的纤细构件正呈现出一种极其迷人的、力学与美感的平衡状态。
许清瑶放轻脚步走近了一些,怕打扰到他,在不远处一张空置的高脚椅上悄然坐下,安静地看着他工作。在这个充满了雨声、冰冷的工业感工作台和复杂精密的微缩世界的空间里,那个穿着干净外套、凝神于指尖微小世界的少年背影,成了唯一的、稳定的中心。他手指修长而灵巧,每一次雕刻、每一次调整都带着一种自信且优雅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