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太快,来不及多想,继续看下去。
结果正文的第一句话,就给她看愣住了。
——“刺客分两代,三种。第一代正统刺客,已于南宋末年的钓鱼城战役中,彻底终结。”
关于初代刺客的起源,她爸也不清楚。
只知道是秦统一天下时,六国的遗民。
关于刺客的秉性,和夏松萝心目中的刺客是一样的,《史记·刺客列传》里那种侠客。
而钓鱼城战役,是中国军事史上极为著名的一场战役。
因为这座孤城,在蒙古大军的进攻下,坚守了三十六年,期间大小战斗数百次。
按照她爸爸的意思,参与守城的力量里,墨客世家应该也贡献了一部分的能量。
“墨守”,原本就是墨客的强项之一。
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也就是元宪宗,亲率主力军攻入四川,打算和忽必烈会师,一举灭掉南宋。
结果在第二年初,被卡在了钓鱼城。
攻了数月,都没能攻下来。
同年八月,蒙哥汗死在了钓鱼城下,直接导致蒙古国的内乱和分裂,拖延了进攻南宋的步伐,为南宋争取到了一丝喘息的机会。
蒙哥汗的死亡原因,历史中众说纷纭,始终没有盖棺定论。
而第一代刺客,也终结在这场战役里。
刺客在其中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无从得知。
只知道肯定非常惨烈,不仅全员殒命,竟然连法器都破损断裂,被墨客送回了夏家。
修复法器需要很多年,再寻觅良才,培养第二代刺客,又不知道需要多少年。
在时任兵部侍郎的政客眼里,山河动荡,国破家亡已在旦夕,等不了那么多年。
于是,二代刺客的其中一个分支,“墨刺”,短短几年后就诞生了。
诞生在夏松萝耳熟能详的一场战役里,“襄阳保卫战”。
事实上,早在一代刺客钓鱼城殉道前夕,政客就提出了墨刺的构想。
奇门十二客里,墨客和刺客恰好是两个极端。
墨客精于“防守”,稳如山。
刺客擅长“进攻”,迅如电。
墨客和刺客如果合二为一,就是攻守兼备。
但这在凡人身上是不可能实现的,十二客的法器彼此相冲,一个人类只能身怀一种神通。
政客就把主意,打到了墨客为了守钓鱼城,打造的四百多个机关傀儡人身上。
他希望墨客以刺客遗骨为引,灌入墨客血脉天赋,将这些机关傀儡人,打造成一批傀儡死士。
而贡献遗骨,也是刺客生前就做出的承诺。
连马革裹尸都不惧,死后如果可以继续为国献身,是刺客无上的荣耀。
国家存亡的阴影下,墨客不得不放下“守”的执念,开始着手改造傀儡。
造是造出来了,但傀儡始终是傀儡,躯体僵硬,反应迟钝,根本无法达到偃师那种程度。
墨客关于傀儡人的技术源流,来自古老的偃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