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根本,何不让朝中百官也亲身体验耕种之难?就在京城近郊开辟一片‘籍田’,从三公九卿到各部主事,每人按品级分一块地,春种秋收,都要自己动手。”
这话一出,不仅随侍的官员惊得变了脸色,连陆锦棠都有些意外地看向她。
“幺舅母这是……要让我们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去扛锄头?”
皇帝饶有兴致地挑眉,眼中却没有不悦。
“正是。”
杨明汐语气坚定,“不必像农人那般精耕细作,但至少要让他们知道,秧苗断了要补,虫害来了要防,天旱了要跪在田埂上求雨的滋味。
臣妇在江南见多了农户为了抢水打架,为了一粒粮红了眼,这些滋味,不亲身体验,是写不到奏折里的。”
她看向皇帝:“陛下想让均田令真正扎根,就得让当官的心里装着田垄,装着农人。
若是连稻谷和粟米都分不清,又怎能指望他们制定出体恤民生的政策?”
陆锦棠立刻明白了她的用意,上前附和:“阿汐所言极是。
臣在江南推行新政时,就现那些出身农家的小吏,执行起来往往更尽心。
若是京中百官都能知稼穑之艰难,日后审议农桑政策时,便不会只看数字,不顾实情。”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