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洪武元年 > 第890章 扯淡的宁阳县指数

第890章 扯淡的宁阳县指数(1 / 2)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我大一新生,有亿万资产很正常吧 世界膨胀,别人进化我修仙 伊塔纪元 让你管封地,没让你治下人均暴富 科研系学霸 徒儿,下山祸害你绝色师姐们去吧 民间风水师笔记 我真是来抗日的 70后的女人 明末之白衣天子

杨少峰和胡惟庸两个人愉快的达成交易。

女子劳工给杨少峰留下八成,剩下两成归胡惟庸。

男丁劳工全归胡惟庸,然后胡惟庸再想办法给杨少峰弄回来双倍的男丁劳工,包括但不限于棒子劳工,矮矬子劳工,又或者胡惟庸自己想办法从哪里弄。

登州大学的医学院和药学院、农学院外加其他各科学院,一年内到辽东开设分校,争取两年内把分校变成辽东大学。

两个人都没觉得自己亏。

杨少峰看重的是女子劳工以及双倍的男丁劳工。

胡惟庸看重的则是那些男丁劳工和未来的辽东大学。

最主要的还是那些男丁劳工。

就踏马你们叫做官僚士绅集团嗷?

就踏马你们差点儿把老夫的九族都送走?

这回你们落在老夫手里,可要遭老罪喽!

胡惟庸不自觉的挑了挑嘴角,脸上的笑容逐渐变得有些狰狞。

善长先生,还有刘青田,你们两个都睁大眼睛好好看看,看老夫是如何整治他们的!

……

尽管在来宁阳的路上时,就已经对宁阳县的富庶早就有所认知,但是当李善长和胡惟庸等人真正的走上宁阳县的街头,却还是忍不住为之震惊。

谁见过路上马车比人还多的县城?

谁见过没到年底,城中百姓就已经开始穿新衣的县城?

谁见过酒楼茶肆遍地都是,偏偏还有一大堆客人在里面吃喝的县城?

踏马的,京城都还没这么富裕呢!

李善长扯了扯嘴角,皮笑肉不笑的说道:“老夫记得,驸马爷之前曾经写过一份奏本,提出了一个宁阳县系数的概念,是吧?”

杨少峰讪笑着嗯了一声。

伟大的总设计师曾经说过,黑猫白猫,能抓住耗子的就是好猫。

这个理论在杨少峰这里变了个味儿。

这系数那系数,能方便本官哭穷的就是好系数。

恩格尔可能一辈子都没吃过什么好东西,认为一个家庭在饮食方面的支出占比越高,就说明这个家庭的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越低。

然后,杨少峰就抢先提出了大名鼎鼎的宁阳县系数。

宁阳县系数指出,通过计算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县城、一个布政使司乃至于一个国家的饮食消费支出占比,就可以推算出指定目标的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

杨少峰还特意用登州府和宁阳县举例:登州和宁阳县的百姓在饮食方面的支出,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五十左右,这意味着整个宁阳县的百姓都在温饱线上挣扎。

再然后,蔫坏蔫坏的朱皇帝就把“宁阳县系数”甩给了李善长和刘伯温等人,表示经过他在登州府和宁阳县的观察,登州府百姓和宁阳县百姓的饮食支出确实占据了他们收入的一半。

李善长还记得自己在看到这份“宁阳县系数”之后都干了些什么。

抱着“杨癫疯的奏本”必须好好琢磨的心态,自己还特意计算了自己家的收入以及在饮食方面支出的占比。

为了稳妥起见,自己还特意找了许多同僚一块儿计算。

最后得出来的结论就是自己家在饮食方面支出的占比确实低于三成,甚至连一成都不到,而那些官职相对低一些的官老爷们,在饮食方面的支出占比就会逐渐提高。

为了更加稳妥起见,自己又特意让人走访了金陵的一些百姓,发现百姓家里在饮食方面支出,甚至能占据到他们总体收入的六成左右。

再再后来,李善长干脆又让人在京师附近的州县进行了统计。

最后的统计结果也确实跟“宁阳县系数”相吻合。

吃喝花销的占比越大,家庭条件就越差。

吃喝花销的占比越小,家庭条件就越好。

这是一个很精准的计算模型。

李善长还清楚的记得,当时自己算出这份结论后的震惊程度,甚至还记得刘伯温脸上那副震惊到无以复加的模样。

现在?

李善长看着不远处的一座酒肆,脸上写满了怀疑人生四个大字。

“宁阳县系数,可以用在其他任何一个州县,唯独不能用在宁阳县是吧?”

李善长死死的盯着杨少峰,半是质疑半是自嘲的说道:“老夫现在很怀疑,宁阳县系数不能用在宁阳县,其他的那些百姓消费价格指数,寿命预期指数,平均受教育年限,还有城乡百姓收入比,人均肉类摄入等指数,是不是也不能用在宁阳县?”

杨少峰再次讪笑两声。

就跟恩格尔系数在宁阳县纯属扯淡一样,人均肉类摄入指数也同样是扯淡。

杨少峰交给老朱的人均肉类摄入指数,指的是一个县所有肉类产品相加然后再除以本县总丁口数量之后得出的结果。

而宁阳县实际的统计过程,执行的却是另外一套“宁阳县标准”。

内脏不算。

鱼类不算。

鸡头鸡爪猪蹄猪尾巴等下货也不算。

酒肆茶楼里被吃掉的也不算。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皮物: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 回到汉朝当大佬 破怨师 火烧黎明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灭世魔龙三岁半 九娘 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 背欺里火宿 不学鸳鸯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