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洪武元年 > 第508章 莫不是有马皇后指点?

第508章 莫不是有马皇后指点?(1 / 2)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我大一新生,有亿万资产很正常吧 世界膨胀,别人进化我修仙 伊塔纪元 让你管封地,没让你治下人均暴富 科研系学霸 徒儿,下山祸害你绝色师姐们去吧 民间风水师笔记 我真是来抗日的 70后的女人 明末之白衣天子

这狗东西有点儿脑子,但是不多。

朱皇帝斜着眼睛瞥了杨少峰一眼,冷笑一声道:“咱问你几个问题。”

杨少峰很是自信的应道:“岳父大人尽管问,小婿知无不言。”

朱皇帝哼了一声道:“咱问你,雨前龙井能不能进榷场,进了榷场之後能卖什麽价儿,这个跟杭州知府有什麽关系?”

“桂花红茶能卖得上什麽价儿,跟人家应天知府又有什麽关系?”

“还有其他的州府,他们当地有没有什麽特产,能不能进榷场,能不能卖高价,跟那些布政使和知府老爷丶知州老爷丶知县老爷们又有什麽关系?”

嗯?

杨少峰满腹狐疑的望了朱皇帝一眼,问道:“没关系?”

“怎麽可能会没关系呢?”

“进了榷场,卖了高价,老百姓能赚钱,他们也能跟着捞钱,甚至还能升官,这个叫没关系?”

这不是纯纯的扯犊子么?

看看後世那些官老爷们,别管他们是清还是贪,哪个敢在招商引资方面拉稀摆带?

这可是涉及到官帽子的大事儿!

还有,能搞定雨前龙井进榷场卖高价的事情,这可不仅仅只是鸡的屁的事儿,更关系到官老爷们能不能在史书上占一行。

就算以後不能在《明史》上占一行,那县志上总能占几行吧?

难道说官老爷们连这个都不在乎?

朱皇帝微微愣神,随後便反应过来。

“你是说,把地方的钱粮数据,跟官帽子挂上钩?”

“能让地方和百姓多赚钱的官老爷就升官?”

朱皇帝一边斟酌一边慢慢说道:“也不是不行。”

“问题是这个东西你怎麽计算?”

“赚多少钱算多?”

“地方上的钱粮还好办,县库府库直接盘点就行。”

“可是老百姓赚的钱要怎麽样才能算是有所提升?”

“这个标准可不太好定。”

朱皇帝咂吧咂吧嘴,再次瞥了杨少峰一眼:“最重要的是,那些官老爷们也都不是什麽善茬,给他们开一个捞钱的缝子,他们敢把整个网都给你捅破。”

“哦,你例外。”

“毕竟你能隐居隐到差点儿饿死的,也不能把你当正常的官老爷看待。”

不是。

这老登怎麽回事儿。

怎麽还带搞人身攻击的?

还有,谁跟你说本官隐居隐到差点儿饿死的?

那是本官编出来的,懂?

你一个放牛娃出身的乞丐赘婿有什麽资格嘲笑本官?

杨少峰越想越是不爽,直接冷哼一声道:“岳父大人好像又想的岔了。”

朱皇帝微微一愣,问道:“差哪儿了?”

杨少峰道:“小婿确实不能用看待正常官老爷的标准来看待,可是韩国公和诚意伯他们总是正常的官老爷吧?”

“就算韩国公和诚意伯他们也不算,户部的官老爷们总该算了吧?”

“让木匠去研究经济肯定不行,但是让研究钱粮的官老爷们去研究是绝对不会出错的。”

“小婿这里就只提几个参考标准。”

“比如说一个县的总生产值,就是把一个县所有的土地丶工坊丶商铺什麽的全都算上,把他们现有的数据做个统计。”

“第二年的时候再做个统计,看看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以宁阳县为例子,假如宁阳县在洪武三年的生产总值是一千万贯,洪武四年时的生产总值是一千五百万贯,那就说明是在增长,大体上是没什麽问题的。”

“如果变成了八百万贯,那就说明出了问题,把洪武四年的数据和洪武三年的数据做一个详细对比,看看是哪一项出了问题,再让人专门去核对,这问题不就出来了?”

“再比如说一个县的道路里程,这玩意儿增长是正常,持平也不稀奇,但是出现倒退就绝对有问题。”

朱皇帝嗯了一声,追问道:“那官老爷和士绅呢?”

“这麽说吧,这些人有脑子,有想法,有手腕,唯独就是没良心。”

“如果让这些人发现搞工坊能赚到钱,能让他们升官,他们就会玩了命的去侵占土地搞工坊。”

“到时候不还是百姓遭罪?”

瞧瞧,本官就说他是个放牛娃出身的乞丐赘婿吧?

这麽简单的问题都想不明白?

“耕地红线嘛。”

杨少峰笑眯眯的说道:“假设一个县有一万人,要十五万亩土地才能养活这些人,那这个县起码得预留出十五万亩的土地做为耕作用地,不允许挪为他用。”

“大明律里划出来的红线,踩了这条红线就掉脑袋。”

“官老爷们是贪,不是傻。”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有些省适合搞工坊一类的玩意儿,有些省适合种地。”

“一个县的红线不太好划,整个朝廷根据现有的丁口数量决定耕作用地红线,再根据各个省的不同而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皮物: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 回到汉朝当大佬 破怨师 火烧黎明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灭世魔龙三岁半 九娘 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 背欺里火宿 不学鸳鸯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