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配权”。
一名老学士拍案怒斥:“此乃颠倒乾坤!若女人掌财,岂不家中无主?”
岑九不动声色,反问:“去年幽州洪灾,是谁组织村民抢修堤坝?是你口中‘无主’的寡妇王氏。她不仅保住了全村粮仓,还用亡夫留下的田产做抵押,贷银建房。你说她有没有主?”
老学士哑口无言。
最终条文通过。赵晟亲笔批注:“家之兴衰,在德不在位;产之归属,依法不依男。”
春末,四方评议会召开第二次大会,议题为“是否允许女子参加科举”。消息一出,朝野哗然。支持者称“才学不分男女”,反对者则联名上书,称“考场混杂,有伤风化”。
沈知意亲自撰写《女子科举倡议书》,列举古今才女事迹,并附上百名基层女巡政使政绩数据。她在会上直言:“我们不要特权,只要机会。若她们考不上,自然淘汰;若考上了,难道不该为国效力?”
表决当日,三派赞成,唯学者集团内部撕裂,勉强达成共识。赵晟当即颁旨:自明年起,科举增设“女科”,试题同卷,榜单分列,录取者授同等官职。
消息传开,江南多地少女彻夜不眠,提灯奔走相告。有私塾先生含泪焚毁“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匾额,改挂“巾帼亦可擎天”六字。
然而风暴并未停歇。
夏初,李承武从西北归来,带回惊人情报:突厥背后另有势力支持,极可能来自西域某大国,意图借大胤内乱扩张势力。更危急的是,黑铁坊残余分子已潜入京城,正在秘密联络旧部,图谋刺杀重臣。
“目标很可能是你。”李承武盯着赵晟,“或者……是我们四人中的任何一个。”
赵晟却不惊反笑:“那就设个局。”
他命岑九放出假消息,称皇帝将于七月十五亲赴泰山祭天,途中必经青阳岭。同时调精锐暗伏两侧,又令林远以“惠民工程巡视”名义在沿途设立临时驿站,实则布下天罗地网。
七月初十,刺客果然现身。为首者竟是原工股监务司一名被革职的小吏,其弟死于修渠事故,一直怀恨在心,被黑铁坊蛊惑,欲趁机行刺。
行动当晚,风雨交加。刺客乔装成驿卒混入车队,正欲动手,却被埋伏多时的密探一网打尽。审讯中,那人痛哭流涕:“我原只想讨个公道……可他们说,只有杀了你们,百姓才能翻身!”
赵晟亲临牢狱,面对此人,久久不语。
良久,他开口:“你要的公道,本该由律法给你。可你选择了刀,那就得承担刀的代价。”
次日,朝廷发布《冤诉直通令》:凡百姓认为判决不公,可越级向巡政使总部递交诉状,七日内必须受理;重大案件允许公开辩论,百姓可旁听、可提问。
此举震动司法体系。许多积压多年的冤案重新审理,有县令因错判被罢免,也有平民因证据确凿终获清白。一时间,“打官司不再怕官”成为街头巷尾热议话题。
秋分之际,第一份《民声报》刊载了一封读者来信。作者是一名盲人乐师,名叫陆明远,他在信中提议:“既然女子能做巡政使,为何盲人不能任文书?我熟记律法三百条,耳力过人,愿为百姓听讼。”
林远读信后大受触动,立即召集相关部门商议。不久后出台《残障人士任职办法》,规定政府机关须按比例聘用残障者,提供无障碍设施与辅助工具。
陆明远成为首位盲人公职人员,任职“民意倾听司”,每日听取百姓电话投诉,凭记忆整理归类,准确率高达九成八。百姓戏称他为“活律典”。
与此同时,海外局势再度紧张。南海船帮接连遭遇袭击,损失惨重。周婉儿亲自驾船回京求援,跪在宫门外泣诉:“我们不是怕死,是不想看着兄弟们的血白流!请陛下派兵护航!”
赵晟召集群臣议事。兵部主张封锁海疆,暂停通商;林远则力主建立“海上护卫队”,由海军退役将士与海商联合出船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