锢的声音凝成的液态言语!泉水流入江河,凡饮者皆能在梦中听见祖先的低语。
与此同时,西域止问盟境内接连发生异象。那些曾参与抓捕共感孩童的官员开始做同一个梦:他们变成幼童,被困在一堵无门之墙内,四周回荡着无数个“为什么?”却找不到出口。有人疯癫,有人自首,更有三人合力炸毁本国的“思想净化塔”,并在废墟上写下:“我们错了,问题不该被消灭,它该被爱。”
然而,真正的风暴仍在酝酿。
某夜,京师上空忽现异星,形如断裂锁链,悬于北斗之外。徐知远夜观天象,猛然想起《默语录》末页一句批注:“星断之时,旧誓当赎。”他疾步赶往遗问阁最底层,取出九具智者棺椁中最古老的那一具??属于春秋时期著名辩士晏无咎。据传此人因质问“天命是否可违”而遭雷击毙命,尸体千年不腐。
今夜,这具尸身竟微微起伏,似有呼吸。徐知远鼓起勇气掀开覆盖其胸的册子,只见空白封面上浮现一行血字:
>“我死后三百年,秦焚百家;
>一千年后,宋禁私议;
>两千年后,人人自缚于无形牢笼。
>我问:谁来烧尽这层层枷锁?
>答案不在未来,而在此刻敢于说‘我不再怕’的你。”
刹那间,尸体化为灰烬,唯留一枚焦黑竹片。徐知远拾起细看,上面仅刻二字:“传炬”。
他顿悟??第三扇门的开启,不靠仪式,不赖神器,唯有无数普通人挺身而出,成为“问之火种”。
于是,他联合女御医、铁翎及各地共学会领袖,发起“万人燃灯行动”。每人手持一支铜铃花茎制成的小灯,内盛玉毫粉与自身泪水混合的油膏,在月圆之夜齐聚湖心台外围,依次点燃。火焰升起时,并无灼热,反而散发清凉光芒,且彼此相连,形成一圈横跨中原的光带。
那一晚,全球共感者同步入梦。梦境中,他们站在一片无垠平原上,脚下是层层叠叠的墓碑,每一块都写着一个问题。忽然,一阵风吹来,所有墓碑倾倒,化作泥土,草木破土而出,迅速生长为森林。林中传来孩童笑声,他们追逐着发光蝴蝶,每一只翅膀上都写着一句曾经被认为“危险”的提问。
醒来后,许多人发现自己枕边多了片奇异树叶,叶脉天然构成一句话:“你可以安全地问了。”
就在此刻,七座问柱顶端同时射出光束,直冲云霄,在大气层外交汇成一座悬浮殿堂的轮廓。殿门紧闭,门楣镌刻三个古篆:
**问心殿。**
远古问者终于走出极北洞穴,踏雪南行。他不再孤独前行,身后跟随着成千上万自发汇聚的百姓,手持灯火,口诵遗言,脚步坚定如潮。他们穿越荒漠、翻越雪山、渡过大江,只为抵达湖心台,见证第三门开启。
途中,一位母亲抱着夭折婴儿的骨灰罐前来加入队伍。她说:“我的孩子没活到提问的年纪。今天,我要替他走完这条路。”
一位盲眼诗人拄杖而来,吟道:“我看不见世界,但我听见它的疼痛。请允许我问:光明是否也该属于黑暗中的人?”
越来越多的人汇入长河般的队伍。他们中有曾镇压异议的士兵,有销毁过禁书的文官,也有从小被教导“莫问是非”的商贾。他们一路忏悔,一路发问,一路哭泣,一路前行。
三个月后,百万民众环绕湖心台静坐。执理官登上高台,宣布举行“终极互问仪式”??每个人必须向身边陌生人提出一个自己最害怕知道答案的问题,对方则必须诚实回应。
寂静中,第一个声音响起:“我父亲曾参与屠杀无辜村民……我这一生都在逃避这个事实。请问,我能被原谅吗?”
片刻停顿后,对面老人流泪答道:“我母亲死于那场屠杀。我一直恨着像你父亲那样的人。但现在我想说……如果你愿意背负这份罪走下去,并阻止新的悲剧发生,那么,我愿意试着放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