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连接着各种监控仪器,像一件被打碎后精心粘合的瓷器。
只有当麻药效力过去,那深入骨髓的疼痛才会提醒她,自已还活着,痛是真的痛,要不是水淼影响了林婉的痛觉,怕是她整个人都要被折磨的彻夜难眠。
她缩在一间病房内,不知道那颗被她带回来的样本,在更高层面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震动。
就在林婉回归后的第三天,一队装备精良、神色冷峻、眼神锐利如鹰隼的特殊护卫小队,乘坐没有任何标识的黑色车辆,直接抵达了守卫森严的基地。
他们的权限极高,手续经过层层加密验证,一路来到了陈寒清面前。而陈寒清也已经准备好了,将自已面前的盒子推过去,“你们带走吧。”
在拿到这东西的时候,陈寒清就检测了一番,然后发现这竟然是一颗种子。只不过他们也检测到了,这是一颗处于休眠的种子。
消息是一个小时前报上去的,而现在人已经来了,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护送这颗被临时代号为“深渊之种”的样本,前往国家最高级别的生物研究所。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陈寒清这里已经有了林婉,再层层叠码对国家来说,对他而言都不是什么好事。
在这个安全的交接室内,领头的人只是检查了下密闭盒里的东西无误之后,朝着陈寒清点点头,就当确认手续完成了,甚至没有多余的寒暄,转身就走。
研究在绝对保密和最高规格的实验室中迅速展开。汇聚了全国最顶尖的植物学家、物理学家、材料学家甚至量子力学专家的团队,夜以继日地对“深渊之种”进行检测和分析。然而,结果却让所有专家大跌眼镜,陷入了深深的困惑。
无论他们模拟何种已知的极端环境——从零下两百多度的液氮低温到数千度的高温熔炉;从强酸强碱的腐蚀到足以瞬间杀死大象的超高剂量辐射;甚至尝试模拟异世界那种混乱的能量场频谱……“深渊之种”始终毫无反应。
它坚不可摧,完全不像一颗种子,任何物理或化学手段都无法在其表面留下哪怕一丝划痕。它静静地躺在检测台上,仿佛一颗亘古存在的、死寂的顽石,冷漠地嘲笑着人类科技的局限性。
就在研究陷入僵局,沮丧气氛开始蔓延之时,一位天体物理与生物学交叉领域专家,在一次深夜研讨会上,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近乎疯狂的设想:“既然地球已知的所有环境都无法激活它,说明它需要的‘钥匙’可能根本不在地球上!那么……月球呢?月球的独特土壤成分、仅地球六分之一的微弱引力环境、近乎真空的状态、毫无磁场保护直接暴露的宇宙射线背景,以及极端温差……这些因素组合起来,或许正是打破它亘古休眠状态的那一把唯一的‘钥匙’!”
“你真他娘是个人才!”边上同事忍不住飚了一句,真已经走投无路到什么离谱的方案都想出来了?!整个人沮丧地往椅子上一躺,头悬在椅子外,恨不得血液倒流,灵感乍现!!
“嗯?”他咀嚼了下同事的建议,这还真的不是无的放矢啊。整个会议室的人都是天才,和疯子也没有多大区别,这个设想太过大胆,甚至有些荒诞,但却像一道划破黑暗的闪电,瞬间点燃了所有研究者眼中近乎熄灭的希望之火。
“注意!!这就剩一颗,要是出现意外就什么都没有了!!”负责人提醒道。不过一个星期后,这个方案还是提交领导定夺。要不要试试呢?!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是批了一句诗,但是让整个研究所的都沸腾了。
现在时间是最宝贵的,距离林婉把种子带出来不过半个月,一项代号为“冬耕”的绝密计划,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优先级启动了!
一个半月紧张的筹备后,在某处戒备森严的航天发射中心,一枚经过特殊改装、箭体上没有任何标识的运载火箭,如同沉默的巨人,傲然矗立在发射架上,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反射着冰冷的金属光泽。
它的载荷舱经过重新设计,内部没有搭载任何复杂的科学探测仪器,只有一个结构极其精密、内置了微型生态维持系统、多重能量感应器和独立供能设备的“反重力培育舱”。而舱体最核心的透明保护罩内,正是那颗牵动着无数人心的漆黑种子。
发射指挥中心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能冻结空气。巨大的屏幕上显示着倒计时数字,全国最顶尖的航天飞行控制团队、天体生物学家、物理学家们,都屏息凝神地注视着每一个跳动的数据。
陈教授作为知情人,也在队列之中,他双手紧紧握在一起,指节因为用力而严重发白,他甚至能听到自已如擂鼓般的心跳声。太疯狂了,实在是太疯狂了,往月球抛洒种子,问过嫦娥的意见了吗?问过吴刚的意见了吗?!
“……5,4,3,2,1!点火!起飞!”
随着指令长沉稳有力的口令,震耳欲聋的轰鸣声猛地爆发,大地剧烈震颤!火箭底部喷射出炽热无比的尾焰,如同撕裂黑暗的利剑,推动着庞大的箭体缓缓上升,然后速度越来越快,最终化作一条咆哮的火龙,义无反顾地刺破云层,冲向浩瀚无垠的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