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辛此刻的从容和果决,满是欣慰和快意。
太宗陛下此时正站在灵山的外围,他的目光紧盯着前方的战场。
手中的马鞭因为他内心的激动而微微颤抖着,仿佛也能感受到他的不安。
在他的视野中,他所率领的军士们正与幽渊族激烈交锋,但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小股的幽渊族已经悄然混入了他的军队中。
这一情况让原本还在观看战局的太宗陛下坐立难安,他的眉头紧紧皱起,焦虑之情溢于言表。
就在他转身想要召唤房玄龄等一众文臣武将前来商议对策时,突然,一名骑探如疾风般飞驰而来。
这名骑探一边狂奔,一边高声呼喊:“陛下,军报!”
房玄龄等人见到这一幕,都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
他们对这样的陛下再熟悉不过了,无论是面对八百玄甲军对十万敌军的悬殊兵力,还是在被围困且无援的绝境中,亦或是单枪匹马出现在渭水桥上的时刻,太宗陛下都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勇气和果敢。
越是处于劣势,太宗陛下就越令人畏惧,他仿佛自带一种作弊器,总能在关键时刻化险为夷,创造奇迹。
因此,无论是在何时何地,只要太宗陛下流露出这样的神情,那就意味着一场惊世骇俗的奇迹即将降临。
然而,这奇迹的代价却是极其惨重的——但凡被他点名的人,能在九死一生中幸存下来都已经算是万幸了!
而唯一能够确保不死的那个人,便是他——天策上将、上柱国、秦王殿下、唐皇陛下!
尽管没有一个被点名的人会有丝毫的迟疑,但他们在被点名之前,却将那小小的傲娇演绎得淋漓尽致、活灵活现。
仿佛他们真的对这生死考验毫不在意一般,可实际上,若太宗陛下不点他们的名,恐怕这龙帐连半盏茶的时间都支撑不住,就会被这些人的哀怨和不满给撑破了。
尤其是程咬金,这家伙更是个中翘楚。
若是不让他去当先锋,说不定他就要佯装醉酒,然后借着酒劲去和太宗陛下套近乎、拉关系,最后甚至可能会展到与太宗陛下摔跤的地步呢!
就在此时,军报如疾风骤雨般传递开来,众人得知幽渊族正试图冲破包围圈,形势异常严峻!
太宗陛下将军报望后一丢,猛地拍在龙案上,骂道:“哪有被动挨打不还手的道理?传令李靖全权统筹大军防守!
陈咬金、尉迟恭、屈突通、候军集各领本部兵马,随朕三千玄甲军出征,杀入敌阵,斩将夺旗!”
被点名的将领一个个趾高气昂,立马领命回转本部,开始集结,太宗陛下褪下龙袍战甲,开始重新披挂天策上将战甲,翻身上马,朝着玄甲军营帐而去,其后那些没有被点名的将领亦步亦趋的在太宗陛下眼前使劲晃荡,如同深闺怨妇一样的不断给太宗射出委屈幽渊的眼神。
太宗陛下的心早就飞到战场去了,注定这是一场抛给瞎子媚眼的大型社死现场,只是当事人一个没关注,一群干着急而已。
太宗陛下入了玄甲军帐,看到盔甲鲜明的大军,豪气自生,大喝道:“儿郎们!
你们的天策上将军回来了!”
震天的呐喊传来:“天策上将军!
天策上将军!”
太宗陛下挥动马鞭,朝着犹如潮水一般不断涌出的幽渊族说道:“朕自御极以来,从未披甲执锐,今日外魔乱我洪荒,你们答应吗?朕的宝剑不答应!
朕的马鞭不答应!”
震天的呐喊再次传出:“不答应!
不答应!”
太宗勒转马头,继续说道:“前面是什么?。
。
。
。
。
。
是荣耀!
是辉煌!
是军人的归宿!”
太宗陛下再次勒转马头,暴喝道:“后面是什么?。
。
。
。
。
。
是洪荒!
是责任!
是妻儿老小!
是万家喜乐!
朕今日颁旨:凡挡我者,死!
凡乱我洪荒者,灭族!”
震天的呐喊高上几分,就连遥远的战场此刻也被这呐喊镇住,彼此攻击都慢了半拍。
太宗陛下说完,不但是玄甲军开始呐喊,整个大唐所有军士齐声呐喊出声:“灭族!
灭族!”
太宗陛下挥动马鞭打在马上,一人一枪冲在最前面,之后四骑开始拱卫左右,之后百骑、千骑、万骑开始起攻击,朝着最为密集的幽渊族如同尖刀一般的插了进去。
原本就乱哄哄的攻防,随着太宗陛下的骑兵冲出,一时间将幽渊族拦腰斩断,又被周边的阵法卷入阵中。
如果之前的大战是鏖战,现在的大战终于由于太宗陛下的突入生变化,焦灼的态势一扫而空,这些骑兵在分割战场上的作用使得大阵的绞杀度不断提升,对方的攻击阵型全乱,还要防备随时冲杀出来的骑兵突击,士气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