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珩珩真乖!
汤圆也好!
但就是因为珩珩这么招人疼,才更要小心啊!
外面多危险!
还是在家好!”
最终,这次通话不欢而散。
乐希和爱琪坚持自己的想法,苏明华和乐振邦也毫不退让。
一场关于如何庆祝珩珩周岁的无声硝烟,在隔代亲情之间悄然弥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挂断视频,乐希和爱琪都有些沮丧。
“怎么办?”
爱琪抱着珩珩,叹了口气,“妈的态度太坚决了。”
乐希揉了揉眉心:“硬碰硬肯定不行,妈会伤心。
但让我们妥协,按她的意思大操大办,我们也不甘心。
珩珩的周岁,应该按我们的心意来。”
他看着在爱琪怀里扭来扭去、伸手想去抓汤圆耳朵的儿子,又看了看趴在脚边、眼神温顺的汤圆,忽然灵光一闪:“或许……我们可以换个思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什么意思?”
爱琪不解。
“表面上,我们答应妈办周岁宴。”
乐希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但时间……可以稍微‘灵活’一下?比如,提前一周办?办完我们立刻出去日本,正好赶上烟火大会!
等我们带着珩珩和汤圆,在烟火下拍一堆美美的照片和视频回来,生米煮成熟饭,妈看到珩珩玩得那么开心、那么健康,气也就消了大半了。”
爱琪眼睛一亮:“这主意……有点冒险,但好像可行!
不过,怎么让妈同意提前办?还有,怎么瞒过她我们之后要出国?”
“这就需要点策略了。”
乐希胸有成竹,“先,主动示弱。
我们表示理解她的心意,同意办周岁宴,但强调珩珩太小,怕人多嘈杂他当天状态不好,影响抓周仪式(老人家很看重这个),所以想提前几天,请最亲近的家人朋友小范围庆祝一下,这样更温馨,珩珩也更放松。
其次,”
他看向汤圆,“我们的秘密武器——汤圆,该上场了。”
几天后,乐希和爱琪带着珩珩和汤圆,“主动”
回父母家吃饭。
饭桌上,乐希“诚恳”
地向父母“妥协”
:
“爸,妈,我和琪琪仔细想了想,你们说得对。
周岁宴是大事,是传统,也是对珩珩的祝福。
我们之前考虑不周。
这样,我们同意办,但有个小小的请求……”
苏明华脸色稍霁:“什么请求?”
“我们想……把时间稍微提前几天。”
乐希观察着母亲的表情,“您看,珩珩现在虽然壮实,但毕竟才一岁,真到了正日子那天,那么多陌生人,又吵又闹的,万一他害怕哭闹,或者被吓着了,抓周都抓不好,那不是辜负了您的心意吗?我们想着,提前几天,就请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爱琪父母)、舅舅姑姑(指乐希的妹妹乐薇)这些最亲的家里人,再加上林彦、辰哥这些看着珩珩长大的叔叔伯伯,人少一点,环境温馨点,让珩珩舒舒服服地完成抓周仪式。
您看行吗?”
乐希这番话说得合情合理,既肯定了周岁宴的重要性,又充分表达了对珩珩状态的担忧,句句戳在苏明华最关心的点上。
苏明华看向老伴乐振邦,乐振邦沉吟片刻,点了点头:“乐希考虑得也有道理。
小范围庆祝,确实更适合珩珩。”
苏明华见老伴也同意了,再看看在爱琪怀里乖乖啃磨牙饼干的珩珩,以及脚边安静趴着的汤圆,终于松了口:“那……行吧。
就按你们说的,提前几天,小范围办。
但该有的仪式一样不能少!
酒店还是定‘云巅’,我跟林彦说!”
“没问题!
都听妈的!”
乐希和爱琪异口同声,心里暗暗松了口气。
接下来的日子,爱琪“积极”
配合苏明华筹备“提前版”
周岁宴,讨论菜单、抓周物品、场地布置。
而乐希则紧锣密鼓地安排着日本之行:订机票(特意选了周岁宴后第二天的航班)、订酒店(宠物友好型)、办理珩珩和汤圆的旅行证件、规划宽松的行程(只去大阪和京都,重点看一场烟火大会)。
汤圆在这期间,也完美扮演了“助攻”
角色。
每次回爷爷奶奶家,它都表现得格外乖巧温顺,对两位老人亲昵有加。
当苏明华抱着珩珩时,汤圆会安静地趴在老人脚边,用毛茸茸的脑袋蹭蹭她的腿。
当乐振邦看报纸时,它会乖乖地卧在不远处,不吵不闹。
它用无声的陪伴和温顺,一点点软化着老人心中的担忧和固执。
一次,苏明华看着汤圆寸步不离地跟在蹒跚学步的珩珩身后,像个尽职的小保镖,忍不住感慨:“汤圆这孩子,真是把珩珩当亲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