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它不仅要防止珩珩摔倒,还要负责“驱离”
危险物品和区域。
场景一:珩珩摇摇晃晃地走向阳台推拉门,小手好奇地拍打着玻璃。
汤圆立刻冲到他前面,用身体挡住门,同时仰头对着闻声赶来的张姨“汪汪”
叫。
场景二:珩珩现了茶几下层没锁好的抽屉(可能是阿姨打扫卫生没有关上),正试图拉开,里面放着遥控器、指甲钳等小物件。
汤圆迅跑过去,用鼻子使劲顶珩珩的小屁股,试图把他推开,同时出急促的警告声。
场景三:爱琪在厨房给珩珩泡奶,珩珩扶着门框站在厨房门口张望。
汤圆就蹲坐在门口的地垫上,像一尊门神,确保珩珩不会趁人不备溜进危险的厨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令人忍俊不禁的是珩珩的“投喂”
行为。
他非常喜欢汤圆,经常把自己手里的磨牙饼干、水果条,甚至吃了一半的米糊,热情地(或者说霸道地)塞到汤圆嘴边。
汤圆一开始是拒绝的,它会别开头,或者用爪子轻轻推开珩珩的小手。
但珩珩非常执着,会锲而不舍地往它嘴里塞。
几次之后,汤圆似乎明白了这是小主人表达喜爱的方式,虽然狗粮更合口味,但它还是会象征性地舔一舔,或者非常轻柔地叼走,然后走到一边,假装吃掉(其实很多时候是藏起来或者偷偷吐掉)。
每当这时,珩珩就会开心得手舞足蹈,仿佛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汤圆真是把珩珩宠得没边了。”
爱琪看着这温馨又好笑的一幕,对乐希感慨,“简直像个溺爱弟弟的傻哥哥。”
乐希笑着把珩珩抱起来亲了亲:“珩珩,不能总欺负汤圆哥哥哦,它有自己的饭饭。”
又揉揉汤圆的头,“我们汤圆真是好脾气,委屈你了大宝。”
汤圆甩甩尾巴,蹭蹭乐希的腿,表示自己很大度。
顾名辰的生活似乎永远围绕着“维度艺术”
和“时光虫洞”
两点一线。
他像一台精密运转的机器,高效、冷静,鲜少流露私人情感。
乐希和林彦有时会打趣他该考虑个人问题,他总是用一句“没兴趣”
或“麻烦”
搪塞过去。
只有偶尔在深夜打烊后,独自坐在空旷的酒吧里,听着低回的爵士乐,看着那面变幻的艺术墙时,他眼中才会流露出一丝难以捉摸的寂寥。
一个周五的晚上,“时光虫洞”
人声鼎沸。
顾名辰如常坐在他惯常的角落卡座,面前放着一杯几乎没动过的威士忌,目光习惯性地扫视全场,确保一切井然有序。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吸引了他的目光。
那是一位独自坐在吧台边的女士。
她穿着一身剪裁利落的烟灰色西装套裙,侧影清瘦挺拔,一头深棕色的中长随意挽起,露出线条优美的脖颈。
她并未像其他客人那样谈笑或四处张望,只是安静地看着调酒师行云流水般的操作,偶尔端起面前那杯颜色清透的鸡尾酒轻抿一口。
昏黄的灯光下,她的侧脸轮廓清晰而沉静,带着一种疏离又专注的气质,与周围喧嚣的环境形成奇妙的对比。
顾名辰的视线在她身上停留的时间,远远过了他平时观察任何一位客人的时长。
一种极其罕见的、近乎恍惚的熟悉感掠过心头。
他下意识地站起身,朝吧台走去。
当他走到距离吧台几步之遥时,那位女士似乎有所感应,缓缓转过头来。
四目相对的瞬间,顾名辰的脚步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
时间仿佛凝滞了一秒。
是她。
苏瑾。
他的大学同学,也是他唯一一段可以称之为“恋情”
的对象。
当年两人都是建筑系的佼佼者,同样骄傲,同样目标明确。
他们曾因才华互相吸引,也曾因对未来的规划和理念分歧激烈争吵。
最终,在毕业前夕,苏瑾拿到了美国顶尖建筑事务所的0ffer,而顾名辰则选择了去纽约读艺术。
没有狗血的剧情,只是在一个平常的傍晚,在图书馆外的林荫道上,苏瑾平静地说:“顾名辰,我们追求的东西不一样。
你的事业在这里,我的梦想在远方。
分手吧。”
顾名辰沉默了几秒,只回了一个字:“好。”
干脆利落,像他处理所有事情一样。
此后多年,再无联系。
只在同学零星的八卦里,知道她在美国展得很好,成了知名建筑师。
苏瑾显然也认出了他。
她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归于平静,甚至微微扬起一个礼貌而疏离的弧度,点了点头:“顾名辰?好久不见。”
顾名辰压下心中翻涌的复杂情绪(惊讶?怀念?还是别的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