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穿越小说 > 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 第151章 百智

第151章 百智(1 / 2)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米忽悠【从盘点主角的屑开始】 亡灵法师,召唤055什么鬼? 王爷受伤后神医王妃带兵出征了 嫁不孕糙汉三胎生七宝全村下巴掉 天灾信使 八零:被弃少妇转身随军被娇宠 成龙快婿 斗破:练假成真,开局厄难毒体 穿越到明朝成女首富 两界:从低武肝出个仙武巨擘

第151章百智

长安,未央宫,宣室殿。

丞相公孙弘、御史大夫张汤联袂觐见。

御案上。

摆放着张汤呈上的章疏。

所言之物,可以说新,也可以说旧,倒是有几分意思。

内容详情就一个,改变现有官员选拔制度。

基础是秦朝的“试吏制”。

在秦朝时候,朝廷要求地方官员根据民间舆论推荐吏员候选人,重点考察其人在当地声望和才干能力。

吏员候选人需接受县以上官员的目测和口试,考察仪态与应变能力。

通过初步筛选的吏员需经历一年左右的试用期,称为“试”,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者称为“真吏”,不合格者则被免职。

而吏员入仕还有三个前提要求。

候选吏员需年满十七岁,部分职位,如“佐”要求三十岁以上。

需具备一定财产基础,贫困者如韩信即因“无行”被排除在选拔之外。

需掌握书写和律法知识,秦朝推行“以吏为师”“以法为教”,律法学习是必修内容。

本朝高皇帝刘邦,便是通过试吏制得到的泗水亭长一职。

之所以止步亭长,也是入仕之后的考核“五善”、“无失”、“上计”与“课”没有通过。

五善:忠、廉、慎、善、谦。

五失:夸以遒、贵以大、擅割、犯上弗智害、贱士而贵货贝。

上计:地方长官每年向中央报告政绩,接受考核。

课:以法律形式确认的考核,结果分为“最“与“殿“,根据优劣进行奖惩。

汉家的“征辟制”、父皇的“察举制”的基础,都是秦朝的“试吏制”,但没有试吏制严格,以致舞弊营私之事频发。

而且,试吏制、征辟制、察举制所面对的对象也大多偏向于世家、富民,不能真正惠济庶民。

在张汤的疏中,汉制“试吏”将面对所有黎庶。

凡家世清白者,识文断字、精通算术、明晓律令,便可自荐或乡里举荐,参与郡县统一组织的“资格考试”。

基础律令、文书、算术合格通过,便授以最低级的佐史,成为大汉官吏的一员。

这是“试吏之变”。

然后是“次功之变”。

设定明确的功过标准,积累到一定“功次”即可迁升,重大过失则记录“过次”,功过相抵,能者上,庸者下。

不再论资排辈,功绩是唯一。

赋税增减、农桑基植、钱谷出入、漕运水利、教育推举、灾害疾病、盗贼的多寡等所有的功绩全部“计簿”。

尽最大的可能和手段,减少人为可能的干预。

这是“文法吏”的选拔新制。

“军功爵制”依然得到保留,作为军方将士和立有特别功勋者,如出使西域、治理大河等的核心升迁通道。

斩首、攻城、先登等战功皆有明确赏格,授以相应爵位和官职。

但予以关键变革。

将爵位与官职更紧密地绑定,“五大夫”以上的高阶爵位必须通过相应的文法吏考试才能担任对应实权地方官,避免出现能打仗却不能治民的武官。

另外,征辟制和上书制,得到全部保留,皇帝或中央朝廷可直接征召贤者入朝为官,同时允许任何人“诣阙上书”,就帝国大政提出建议。

若其言之有物,上书者可直接授官,这相当于一场由天子亲自主持的“策问”,选拔的是有奇谋妙计的人才。

最后,由大汉君主设立“官学”,担任“校长”,在地方郡县设立“分学”,教授律令、文书、财政管理、算术、舆图、营造等事物。

学子通过严格的毕业考试后,不直接授官,而是转入“试吏”池子,但身为君主门生,起点更高,晋升更快。

“张汤。”

“臣在。”

“这份章疏完全出于汝手”刘据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这份选官制度,完全是一条以法家“循名责实”为内核,以“律法算术”为准入门槛,以“计簿”为升迁核心,以“军功”和“君主特招”为重要补充,并以“职业官学”为人才储备的理性化、专业化官僚选拔制度。

所有官员的升迁最终取决于中央朝廷制定的功绩标准和君主的最终任命,变相斩断了官员与地方世家、豪强、推荐者之间的个人恩惠纽带。

整个体制激励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选拔出的是实干家,而非道德表演模范。

一旦施行开来,法吏的地位,和负责监察“计簿”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御史大夫的权力,都会上升。

张汤,既是法吏又是御史大夫,立刻就能赢两次!

到时候,张汤不是大汉丞相,胜似大汉丞相。

人事即政治!

张汤是在从老丞相公孙弘手中强行夺权啊,这位纯粹的酷吏,根本没有人情可言,没有人情的政治是短命的,刘据不喜欢。

“不是。”

张汤从绣墩上弹起,先向御座行礼,又向对面的公孙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乱世悍匪,先娶个老婆再说! 关山第一侠辽东英雄传 扶唐 你说要悔婚,我封异姓王你哭什么? 五朝首辅,老朱说大明没我得散 修真版大明 三国:我真的只想找死啊 庶民不配当状元?她爷是开国帝师 断绝关系?我转身科举成状元! 大明:朱元璋懵,老四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