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穿越小说 > 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 第一百二十九章 可为

第一百二十九章 可为(1 / 2)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米忽悠【从盘点主角的屑开始】 亡灵法师,召唤055什么鬼? 王爷受伤后神医王妃带兵出征了 嫁不孕糙汉三胎生七宝全村下巴掉 天灾信使 八零:被弃少妇转身随军被娇宠 成龙快婿 斗破:练假成真,开局厄难毒体 穿越到明朝成女首富 两界:从低武肝出个仙武巨擘

    陛下为了尊儒做了很多努力,两度尝试,甚至险失帝位。

    但是,陛下始终未将大量的儒生扶上高位,所谓的提携奖掖,停留在口号之上。

    自陛下登极以来,全朝已有七十七位公卿,仅有六人被称为儒生,而且这六人中,主父偃、公孙弘只为治《春秋》的儒生,实际的政治立场却和儒家大相径庭。

    大汉建国八十载,一直是道心、法骨,儒,不过是层皮而已。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都是陛下为了稳固皇权的手段。

    陛下希望儒家能从《春秋》里找到依据,希望借天意来神化皇帝的正统性,但不希望皇权被约束,更对经学家的治国理念,法先王,施德教兴趣缺缺。

    陛下对于武功盛德的渴望,使得怹某种程度上以功利主义为先,怹的雄心和能力也不允许自己被某一人、某一学说彻底牵绊住。

    怹只愿意相信那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效果,能让天下人崇拜怹、记住怹的主张,而阻碍这一切的注定将被摒弃。

    是以,太子储君都不让怹满意。

    儒家的符瑞说和大一统理论,陛下欣然拿来为我所用,而不与民争利等观念,陛下总是表现这不存在,至于灾异说,陛下虽然关心,但从来不以为其咎在己。

    从始至终,陛下都认为自己那一套急功近利、实用至上的治国之术,能带领大汉走向太平盛世。

    在陛下的眼中,儒家只是工具。

    贤时便用,不贤则弃。

    哪有什么在乎的呢?

    董仲舒的“稍加尊重,委以重任”,让刘彻有了短暂的尴尬,旋即便消失不见,“此等小事,朕都依你,不过博士担此重任,不知所用些何人啊?”

    “臣单骑即可。”

    董仲舒语不惊人死不休道。

    在南阳多日,所有人逐渐了解此地群盗故事,梅免、白政在此作乱已有十余年,历任郡太守、都尉都无法镇压下去。

    这与太守、都尉的能力无干,在陛下的“励精图治”之下,杀人的速度赶不上流民盗贼滋生的速度,换作谁来也不行。

    本以为董仲舒毛遂自荐招安群盗,会请期门郎、南阳郡兵齐出威慑,不成想凭一人一剑荡平群盗?

    吾丘寿王的脸上露出急切之意,其他人则充满玩味,这是去送死?

    刘彻却不给反悔的机会,便道:“既然博士如此说,那朕就依博士,朕乏了,博士就请自去吧!”

    龙目微阖,刘彻很是清楚,不论朝中的帝党如何努力,那不孝的太子储君都不可能让南巡队伍撤回关中,如果不解决南阳盗情,那篇上下求索的心得体会都没办法写。

    以梅免、白政的势力,如果不求朝廷派遣大军前来,就这一千多期门郎和几千南阳郡兵想突入山林,捣碎贼巢,根本不可能。

    事已至此,只有死马当成活马医,董仲舒愿意去就去,事成,皆大欢喜,天下人也能看到皇帝的龙威依然存在,震慑朝野上下的有心之人,事不成,左右董仲舒一条人命,没什么在乎的。

    陛下似乎睡着了。

    围绕在龙床旁边的众人默然退下。

    从南阳郡都尉王温舒手中取得贼巢的大致位置后,董仲舒就准备动身。

    吾丘寿王相送。

    “老师,使得吗?”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现代历史课,被皇帝们旁听了 断绝关系?我转身科举成状元! 三国:我真的只想找死啊 大明:朱元璋懵,老四千古一帝? 五朝首辅,老朱说大明没我得散 你说要悔婚,我封异姓王你哭什么? 乱世悍匪,先娶个老婆再说! 扶唐 修真版大明 陛下,你管这叫没落寒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