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星焰”
的试炼:
陈星焰跟着刘胖子在基地最底层的废弃维护通道里展开训练。
这里阴暗潮湿,结构错综复杂,完美地模拟了外界的部分恶劣环境。
“丫头,感觉咋样?你那‘空间感’在这儿还灵不灵?”
刘胖子揣着手,饶有兴致地看着紧闭双眼、眉头紧锁的星焰。
“…很模糊…就像隔着一层厚厚的毛玻璃。”
星焰老老实实地回答,声音中带着一丝沮丧,“只能感觉到很近的距离,而且还特别不稳定。”
“嘿,那就对了!”
刘胖子反而笑了起来,“这说明你那能力没丢,只是被这鬼地方的力场给压制住了。
忘掉它!
现在,用你的耳朵去听通风管道里的气流声,用你的鼻子去分辨铁锈和霉菌的不同味道,用你的脚去感受地面震动的细微差别!
老子当年就是靠着这些本事,在比这还黑的地方躲开了变异鼠群的围剿!”
接着,他开始传授各种听起来粗陋却极为有效的土办法:如何通过回声来判断岔路的长度,如何根据墙壁上的凝结水来判断通风情况,以及如何设置最简单却又致命的绊索陷阱。
星焰学得格外认真,她手中的老旧狩猎弩一次次抬起、放下,反复模拟着射击动作。
尽管空间感知受到了压制,但她现,当自己集中精神去感受这些最原始的感知信息时,一种全新的、基于经验和直觉的“地图”
正在她脑海中缓缓构建。
战略会议室-“前路”
之争:
陈末召集了核心层成员,会议桌上摊开着林小刀团队赶工绘制出来的第一批低科技装备图纸,以及欧阳倩精心制定的标准化生产流程。
“时间紧迫,我们不能再等了。”
陈末开门见山地说道,“我们必须尽快形成初步的战斗力。
小刀,第一批装备实装需要多久?”
“最快三天!
但只能武装一个小队,而且性能也只能勉强达到‘能用’的水平!”
林小刀指着图纸上的几个关键部件,面露难色,“材料和处理工艺实在跟不上,装备的寿命和可靠性都存在问题。”
“足够了。”
陈末点点头,神情坚定,“第一个目标:清理基地东侧三公里处的那个旧时代地铁枢纽站。
情报显示那里可能有一个未被完全摧毁的工业机床库,同时…也盘踞着一群变异鼹鼠。
我们既需要那里的资源,也需要通过实战来检验我们的新装备和新战术。”
“我反对!”
一直沉默的赵洁突然开口,她如今负责后勤与内务的主要协调工作,“我们现在基地的防御本就紧张,主动出击无疑会分散力量,风险实在太大!
一旦行动失利,甚至可能引来更强大的敌人,从而暴露我们的位置!
我们应该继续加强深挖防御,充分利用方舟核心…”
“龟缩防守的结果只有慢性死亡!”
秦蕾毫不客气地打断了她,手指用力敲着桌上关于资源库存的报告,“我们的食物、药品、关键备件都在不断消耗!
矩阵力场并非万能,它同样在消耗我们本就所剩不多的能量储备!
如果不主动走出去寻找新的资源点,找到解决力场和深渊侵蚀问题的办法,我们迟早会坐吃山空!”
“但主动出击同样有可能加我们的灭亡!”
赵洁据理力争,毫不退缩。
“是选择死在冲锋的道路上,还是选择饿死在这看似安全的华丽囚笼里?”
冷云曦冷冷地插话,她的目光如冰刃般扫过在场众人,“天剑门有训:唯有向死而生,方能斩获一线生机。”
会议瞬间陷入了激烈的争论。
保守与激进,稳妥与冒险,两种截然不同的理念在这里激烈碰撞,仿佛要将会议室的空气点燃。
陈末没有立刻表态,只是静静地聆听着。
他深知,这是必须经历的过程。
最终,他缓缓抬起手,制止了这场激烈的争论。
“风险始终存在。
但一味地等待,并不会让风险减少半分。”
他的声音平静而沉稳,却带着最终决策的沉重分量,“目标不变,依旧是清理地铁枢纽。
秦蕾、冷云曦,由你们带队,‘磐石小队’和‘鹰隼小队’批换装,执行此次任务。
赵洁,你的担忧并非毫无道理,内防绝不能松懈,相关预案必须加倍完善。”
他做出了抉择。
一场围绕着生存方式的激烈辩论暂时落下帷幕,但行动的齿轮已然开始缓缓咬合,命运的轨迹也随之悄然改变。
方舟核心深处:
那文明火种备份单元裂缝中的光芒,似乎又微弱地跳动了一下。
源自“星核数据库”
的数据流中,关于“适应性”
、“群体协作效率”
、“技术逆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