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半身崩塌的石体开始分解——不是之前的崩碎,而是化作“无数片淡金的石片”,每片石片上都刻着细小的篆体,飘到太初之门的门体上,自动拼成《逍遥游》的句子:“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是石像的遗泽!是青宸用最后的石体,凝成的碑文!
“这是...青宸尊在教阿澈啊!”老僧侣的眼眶红了,“他是说,只有积累足够的道力,才能像负大舟般守护万界;若是力量不足,就会像杯水载大船般徒劳——他是在提醒阿澈,要好好打磨道种,不要急着求成。”
阿澈走到门体旁,伸手轻轻触碰石片碑文。指尖刚碰到“水之积也不厚”几个字,就传来道温和的意念——是青宸的声音!没有具体的字句,只有“慢慢来”“别怕”“我在”三个简单的意思,像兄长对弟弟的叮嘱,温暖又安心。
“我知道了,青宸哥哥。”阿澈的眼泪掉在石片上,瞬间被吸收,“我会慢慢积累,会好好守护门,守护万界...我不会让你写的碑文,变成空话。”
归墟深处突然传来“共鸣声”——是混沌树的根须!之前缠门的根须突然亮起青光,顺着碑文的方向蔓延,把石片牢牢固定在门体上,不让它们被息风吹走;刀锋女王的翅膀扇动起来,绿金光与风瞳的青光共鸣,帮着稳定门体的混沌光;暗佃族长的精神体也恢复了透明,用时空操控力拦住归墟边缘的星尘风暴,不让它们冲击门扉;甚至连地球虹桥的流民们,都通过星门传来“诵《庄》声”,声音顺着息风飘来,与碑文的篆体共鸣,格外庄严。
小鲲飞到阿澈的肩膀上,金红鳞片与风瞳的青绿光合在一起,对着碑文轻鸣,像是在和青宸的意念对话。阿澈抬手摸了摸小鲲的头,又看了看门体上的碑文,看了看自己额心的风瞳——他知道,从道种入体、风瞳睁开的这一刻起,他不再是那个需要被保护的少年,而是“逍遥道”的传承者,是太初之门的新守护者。
青宸没有消失。他的道种在阿澈的灵脉里,他的碑文在太初之门上,他的息风还在归墟里流淌,他的守护,以“新生”的方式,永远留在了万界。
一场关于青莲涅槃、道种传承、遗泽永存的篇章,在风瞳的青光与碑文的金光交织中,画上了充满希望的**。而所有人都知道,这不是“结束”,是“新生”的开始——阿澈会带着青宸的道种,带着林风的《庄子》,带着万界生灵的期待,继续在归墟的星海间行走,继续守护那扇“连接万界生机”的太初之门,继续让“逍遥”的信念,传遍宇宙的每个角落。
阿澈站在太初之门旁,额心的风瞳轻轻闭合,左胸的七德金纹与门体的碑文共鸣。他望着归墟深处的混沌树,望着赶来支援的万界生灵,轻声说:“青宸哥哥,你看,我们的‘水’,会慢慢积厚的;我们的‘舟’,会载着万界,继续往前走的。”
小鲲在他肩膀上轻鸣,声音里满是“新生与希望”的暖意。太初之门的门缝不再溢出血色冰晶,门体的混沌光重新变得稳定;碑文的篆体泛着淡金光,像在回应阿澈的话;归墟的息风缓缓流淌,裹着万界的诵《庄》声,为这场“新生”,奏响了最温暖的乐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