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通“纵”
,指合纵。
47、惠王:秦惠王:公元前337年即位,在位二十七年。
48、张仪:魏人,为秦惠王游说六国,使他们连横以事秦。
详:通“佯”
,假装。
去:离去。
这时秦惠王叫张仪假装离开秦国。
49、委:献纳。
质:通“贽”
,信物。
50、绝齐:和齐国断绝外交关系。
51、商于(91u乌音):秦地名,在今陕西商县至河南内乡县一带。
52、使使:派遣使臣。
如:到。
受地:接受秦国允许割让的土地。
53、诈:欺骗,狡赖。
54、丹、淅(xi析音):二水名。
丹水源于陕西商县,东流入河南省,经内乡县、淅川县,与淅水汇合。
淅水源于河南卢氏县,与丹水汇合后到湖北流入汉水。
55、楚将屈匄(gai丐音)被虏事:在公元前312年(楚怀王十七年)。
56、汉中地:在今陕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57、兰田:秦县名,在今陕西兰田县西。
58、邓:今河南邓县。
59、明年:公元前311年(楚怀王十八年)。
60、因:凭借,利用。
“厚币”
下省了“赂”
字。
“用事者”
和“臣”
都是说明靳尚的身份。
用事者:犹言当权者。
靳尚:楚人,和张仪有私交,常因受张仪贿赂而出卖楚国利益。
61、设诡辩:编造骗人的假话。
62、反:同“返”
。
“顾”
也是回来的意思。
63、唐昧(i妹音)被杀:这一战役在公元前301年(楚怀王二十八年)。
64、稚子:小儿子。
65、武关:在今陕西商县东,是秦国的南关。
66、内:同“纳”
。
67、楚怀王入秦:在公元前299年(怀王三十年);亡走赵被拒:在公元前297年;次年,怀王死于秦国。
本段提要:这段写怀王不听屈原劝谏而再三受骗于秦国和张仪,终至身死国削。
贬斥了怀王也突出了屈原。
68、顷襄王:名横,(公元前298年——公元前263年)。
69、咎:抱怨,责怪。
70、嫉:痛恨。
之:指子兰劝怀王入秦这件事。
71、睠:同“眷”
,眷恋,留恋。
顾:念。
72、系心:关心,怀念。
73、冀幸:希望、侥幸。
74、俗:指当时楚国贵族荒淫堕落的习俗。
75、存:关怀。
君:楚怀王。
反覆之:把楚国当时一蹶不振的国势挽救过来,一反从前的局面。
76、志:意。
77、反:同“返”
。
屈原也不能返回朝中。
78、为:助。
自为:帮助自己(治理国家)。
与下句的“自佐”
意义相近。
上下两句是对文。
79、相随属:一件接着一件。
80、治:形容词。
治国:政治修明的国家。
累世:多少世代以来。
(古代以三十年为一世)。
81、其:指人君。
忠者:贤者,指人君所信任的臣子。
这两句是上面五句的答案。
82、忠臣之分:忠臣应尽的职责本分。
83、身:自己。
客死:死于异乡。
84、之:指前述“屈原既嫉之”
这件事。
屈原既痛恨子兰,子兰听到了就必然“大怒”
。
这一段叙事是与前面那段相连的。
上面紧接这一段的一个小段是作者插入的议论。
85、短:用如动词,说(屈原的)短处,就是诋毁他。
86、迁:放逐。
本段提要:这段写屈原虽流放,仍然睠顾楚国,不忘欲返的一片忠诚,但为谗人构害,又被顷襄王所放逐。
作者倾注了深切的同情,还插入了正面议论。
87、被:同“披”
。
披:就是披头散。
行吟:一边行走,一边吟咏。
88、憔悴(qia0cui樵粹音):脸色黄瘦,无光彩。
枯槁:如树木的枯槁,毫无生气。
89、三闾大夫:掌管楚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