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的收成如何。
“嗯”
何博看到他们在纸上写字,发出“嗦嗦”的声音,忍不住凑过去。
墨家的人正蹲在地上记录情况,无形的鬼神在他身后俯下眉眼。
阳光轻轻透下,落到淡黄色的纸张上。
“墨家真的把纸做出来了!”何博有些感慨。
只是此时的纸张,仍旧有些粗糙,比不上后世光滑坚韧。
但用来书写,却是足够了。何博看着墨家的人把东西记好,然后又走向下一处村落。
他跟上去,不断的暗中观察,最后忍不住显化出人形,和墨家一起学习起了匠造之术。
嗯,
主要是想偷学下墨家古法造纸的技术。
……
“这是秦国最新的宝物!”
在经历了互相试探,互相认可后,
秦君嬴渠梁开始为卫鞅介绍秦国的情况。
卫鞅举起一张纸,放在日光下看着,然后提起笔,尝试着在上面写字。
墨水上去就荡漾开了一些,但终究没有散成一团。
随着卫鞅手腕摆动,一个“秦”字便被写于纸上。
“这的确是宝物!”
“有了这个,国家的文书做起来,就能够轻松很多了。”
卫鞅静静的欣赏了一会儿自己的书法,首先肯定了纸张的好处。
“不过,想推广纸张来开启民智,还没有那样的条件!”
“国君还记得我刚刚说的‘霸道’吗”
秦君想要为自己挑选人才,卫鞅也想要为自己选择君主,
于是两人交手了三回合:
第一回见面,卫鞅向秦君嬴渠梁诉说上古帝王之道,秦君听得打哈欠。
第二回见面,卫鞅向秦君诉说夏商周贤王之道,秦君直接趴在桌案上睡觉。
回去之后,秦君还向举荐卫鞅的景监抱怨,“做事可一可二不可三,你以后不要带那个腐儒来见我了!”
景监也很无奈。
但之后卫鞅给他送上了厚礼,并且极为自信的告诉他,“放心,我这次绝对会让秦君信重我!”
景监收钱办事,于是又想办法把卫鞅塞到了秦君面前。
年轻的君主随意的躺在软席上,已经很难再对卫鞅摆出端庄的姿态了。
卫鞅也不在乎秦君的轻慢,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开始向秦君诉说霸王之道。
说完开头,秦君从软席爬起来坐好。
说完一半,秦君起身来到卫鞅面前。
说到最后,秦君一把握住卫鞅的手不肯放下,“先生大才啊!”
“寡人治理秦国,需要的就是您这样的人才!”
卫鞅微笑回握住秦君的手,“鞅想实现自己的抱负,也需要您这样的君主!”
秦君于是哈哈大笑,回想起前两次的相会,心里有些庆幸,好在自己没有固执的放弃接见,不然就要错失人才了!
随后,
二十一岁的秦君,就带着三十岁的卫鞅,了解起眼下的秦国,自然而然的,便显摆起了“纸”。
而听到卫鞅的话,秦君也说:
“寡人记得。”
“你说的霸道,要求上下一心,力出一孔,才能迅速提升国力,扫平天下而尽乱世!”
“所以不能让人胡思乱想。”
卫鞅说,“所以这纸,还是先用于文书登记吧。”
至于传承先贤的智慧和故事
那只能延迟到后面了。
毕竟死人是比不上活人的,
眼下,
一切都要为了秦国变法服务,为了秦国统一天下服务!
这是必要的牺牲!
秦君对此,倒也不怎么反对。
因为先贤书册,
秦国的守藏室中都进行过收集,只是比不上洛邑那边丰富而已。
那些书堆在那里,只要不被人一把火烧了,也不会突然消失。
等秦国拥有了威压天下的力量,再去抄录先贤书册,用以流传,也为时未晚的嘛!
这样想着,
秦君又向卫鞅介绍起秦国的其他情况。
卫鞅静静听着,但听到“秦通西域,以为商贸”的时候,仍旧忍不住出声,“啊”
秦国已经很西边了,
怎么还会有“西域”
“这是献公力排众议,所做的一项功绩!”
秦君将“西域”的事情告诉卫鞅,然后一拍脑袋,感慨着说道,“今年派人去西方寻踪问迹的日子,也快到来了!”
“寡人继位之前,认为每年派上百人去西方,既不通商,又不击敌,实在浪费!”
“但现在做了国君,发现哪里都要费无数钱财,区区百人之队,不过九牛一毛而已。”
何况,
这还是献公对鬼神的承诺。
秦君觉得,自己应该算是个孝子,不能让父亲违背诺言。
所以只好继续去浪费一些人和钱了。
等得到了那个传说中“公子朝”的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