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历史军事 >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 第255章 柱子巧思良木生辉

第255章 柱子巧思良木生辉(1 / 2)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棺临凡尘 听懂毛茸茸说话,五岁奶团在大院当团宠 原神:天理,开门,逐火十三英桀 影像中的审判 夫君囚我为外室?重生改嫁他死敌! 两宋英雄传 斩神:我虚无代理人,只想摆烂 京剧猫之我成为了阿紫的哥哥 星火之焰 全家骗我养私生子,重生老太杀疯了

栓子那边的酒酱作坊,如今是名声在外了。

每日里,那醇厚的酒香和浓郁的酱味,几乎能飘出小半个青石村。

石头隔三差五地,便会从他那里拉走几坛好酒、几罐好酱。

要么是给县城里那些预定了的老主顾送去。

要么,就是让赵四海的商队,捎带着运往更远的府城。

换回来的,都是些个沉甸甸的银钱,让张家的家底,又厚实了不少。

张大山瞅着四小子这般出息,心里头自然是高兴。

他的目光,便又落在了五小子,柱子身上。

柱子这孩子,打小就跟在他和铁牛屁股后头。

对那些斧凿锯刨的木工活计,还有那些带着轮子、能转动画的精巧机械。

有着一股子旁人难以理解的痴迷和天赋。

当初,无论是改良曲辕犁、制作神农耧车。

还是后来那更复杂的脚踏打谷机、神风扬谷机,乃至那雄伟的水碓磨坊。

柱子都是全程参与,而且常常能在一些关键的结构和细节上。

提出一些让张大山都眼前一亮的巧妙构思。

如今,柱子也有十四五岁了。

可他那手木工技艺,却已然是青出于蓝,尽得张大山的真传。

甚至在某些个精细的榫卯活计和巧妙的机关设计上。

比他这个只懂“理论”

和“大方向”

的爹,还要更胜一筹了。

张家后院那个原本只是用来堆放木料和修理些破旧家具的简易木工房。

如今,也俨然成了柱子的“专属领地”

里面不仅添置了更多、也更精良的木工器具。

大多是铁牛按照张大山画的图样,专门为柱子打制的,比如各种型号的锛凿斧锯,还有那能弹出笔直墨线的墨斗,以及几把锋利无比的特制刨子。

还整整齐齐地,码放着各种柱子平日里练手试制出来的木工半成品。

有那结构精巧、可以折叠的小马扎。

有那带有暗格、可以存放些私房钱的小木盒。

甚至还有几个用硬木精心雕刻的、栩栩如生的小牛、小马、小猪崽儿。

这些玩意儿,虽然都还只是些不成器的小东西。

可那份精巧的心思和日益娴熟的技艺,却是任谁看了都得暗暗点头称赞的。

“柱子这孩子,将来怕是要成个鲁班爷那样的大匠人呢。”

村里那些见识过柱子手艺的老木匠,都常常会这样当着张大山的面,由衷地赞叹。

张大山听了,心里头自然也是美滋滋的。

他知道,自己这几个儿子,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只要给他们一个机会,一片天地。

他们就能一飞冲天。

这不,自从那独轮车在村里推广开来之后。

柱子这木工房的“生意”

,可就真是好得不得了。

那独轮车,实在是太省力,太好用了。

无论是拉货、运柴、还是平日里赶集,都比以前那肩挑手提,用那笨重的双轮板车,要强上太多。

村里人尝到了甜头,自然是都想自家也置办上一辆。

可这独轮车的制作,看着简单,里头的门道却不少。

尤其是那个大轮子的制作和安装,还有那车架的平衡和承重。

都不是寻常木匠能轻易拿捏得准的。

也就只有柱子这个得了张先生真传的“小鲁班”

,才能做得又快又好,还结实耐用。

于是,每日里,前来柱子这木工房,排着队等着订做独轮车的村民。

几乎是踏破了门槛。

柱子和他手底下那几个刚招募来的、同样是对木工活计充满了热情的年轻学徒。

每日里都是忙得脚不沾地,连喝口水都得掐着钟点。

可即便是这样,那订单也还是源源不断地,从四面八方涌来。

连邻近好几个村子的人,都听说了青石村这“独轮神车”

的名头。

不辞辛苦地,翻山越岭,前来求购。

这小小的独轮车,竟然也成了青石村继“青石春”

、“张氏豆酱”

、“花儿彩布”

之后的,又一项能走出大山、换回真金白银的“拳头产品”

当然,柱子这木工房,可不仅仅只会做独轮车。

在张大山的有意引导和《天工开物》那些层出不穷的“奇思妙想”

的启下。

他还开始尝试着,为村里其他那些日益兴旺的“公中营生”

和“家庭作坊”

提供各种各样更专业、也更高效的“配套设备”

比如,给花儿布坊那边,他又琢磨出了一种更省力、也能同时纺出更多根麻线的“多锭纺车”

的雏形。

他还尝试着,根据张大山画的那些关于“提花机”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不学鸳鸯老 回到汉朝当大佬 背欺里火宿 皮物: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 九娘 火烧黎明 灭世魔龙三岁半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破怨师 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