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周山巅的云海在晨光中翻涌,六圣的身影立于残存的玉台之上,周身还萦绕着未散的淡淡灵光。
那场持续一个元会的混沌之战,不仅在他们身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痕,更在洪荒天地间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此刻,他们望着下方逐渐恢复生机的大地,眼中既有欣慰,亦有一丝未散的凝重。
混沌本源的冲击虽已平息,但洪荒世界的法则却出现了诸多裂痕。
东海之滨,定海柱倾斜处的海面依旧涌动着异常的潮汐,时而暴涨数十丈,时而退去露出海底的礁石。
南荒火山群喷发后,地面裂开纵横交错的沟壑,灼热的岩浆在地下暗河中日夜流淌,偶尔冲破地表形成新的火山锥。
西极昆仑山脉,原本终年不化的积雪开始消融,露出了山脉深处被混沌之力侵蚀的黑色岩石。
北冥之渊,幽冥界的壁垒出现了细微的缝隙,丝丝缕缕的阴煞之气泄露而出,让北冥的海水都泛起了诡异的幽蓝。
“天地法则不修,洪荒永无宁日。”太上老君轻抚胡须,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依旧沉稳
“太极图虽能调和阴阳,但此次法则裂痕已深入本源,需借洪荒众生之力方能彻底弥补。”
他抬手一挥,太极图在空中展开,玄黄光晕笼罩了整个不周山,光晕中浮现出洪荒各地的景象,正是那些法则紊乱之处。
元始点头附和,盘古幡在他手中微微颤动,散发出清冽的破邪之气
“需以盘古幡定住法则根基,再引天地灵气与众生愿力,方能将裂痕一一修复。只是此事非一日之功,需分区域逐步进行。”
镇元子望着人参果树上新生的嫩叶,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五庄观的地脉与洪荒本源相连,我可借人参果树的生机之力,牵引地脉灵气滋养受损区域。
只是四大天柱乃洪荒之基,定海柱与焚天柱虽未断裂,但根基已动,需先稳固此处。”
商议既定,六人当即分头行动。太上与元始前往东海之滨,太上以太极图布下聚灵大阵,玄黄锁链缠绕住定海柱,缓缓将其扶正,元始则挥动盘古幡。
一道道剑气射入定海柱底部,将混沌之力侵蚀的部分彻底清除,再引东海海水之灵融入柱体,使其重新焕发出温润的蓝光。
南荒之地,接引道人与准提道人降临。接引道人将十二品功德金莲置于焚天柱顶端,金色的莲瓣缓缓展开,散发出浓郁的功德之力,净化着火山群中残留的混沌浊气。
准提道人则取出八宝功德池,将池中的甘露洒向大地,甘露所过之处,裂开的沟壑逐渐合拢,灼热的岩浆也缓缓退回地下,地面上开始冒出嫩绿的新芽。
通天与镇元子则前往西极昆仑与北冥之渊。通天教主在昆仑山脉布下诛仙剑阵,并非为了杀伐,而是以四剑的锐利之气切割混沌残留,再引昆仑灵气填补法则空缺。
镇元子则来到北冥之渊,人参果树的根系延伸至幽冥壁垒缝隙处,生机之力不断涌入,将缝隙缓缓修复,同时以地脉之力加固壁垒,防止阴煞之气再次泄露。
这场天地修复工程持续了整整百年。百年间,洪荒众生也未曾停歇。
龙族弟子日夜守护在东海之滨,以龙气辅助太极图稳固定海柱,凤族则在南荒散播涅槃之火,灼烧残存的混沌余孽,促进草木生长。
各大宗门的修士们分成无数小队,前往洪荒各地,帮助受灾的生灵重建家园,同时收集天地间的愿力,汇聚于不周山巅,为六圣修复法则提供助力。
百年之后,当太上收起太极图的那一刻,洪荒天地间响起了一声清脆的嗡鸣,仿佛天地的叹息。
原本紊乱的法则终于恢复有序,东海潮汐回归正常,南荒火山群沉寂下来,昆仑积雪重新覆盖山脉,北冥之渊的幽冥壁垒也彻底稳固。
阳光洒遍洪荒大地,万物复苏,生机盎然,比战前更添了几分蓬勃之气。
然而,平静之下,新的变化正在悄然发生。混沌之战的余波,不仅改变了洪荒的天地法则,也让一些潜藏的势力逐渐浮出水面。在洪荒极西之地,有一片名为“西漠”的荒芜区域,这里常年黄沙漫天,人迹罕至,连最耐旱的妖兽都不愿在此栖息。
但在混沌之战后,西漠的黄沙之下,却开始涌动着一股奇异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