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赐换取。
陈妃摇了摇头,不再理会女儿的童言稚语,转而看向绮罗郡主,语气变得认真了几分:“绮罗,你与那位许公子所做之事,如今已‘沧州二字推到了风口浪尖。此举,无疑会影响整个朝堂格局。你可曾仔细考虑过…其中的后果?”
绮罗郡主拿着银勺的手指微微一顿。她沉默了片刻,随后抬起头,目光平静却坚定地看向陈妃,声音清晰地反问道:
“那沧州的那些人,在做下那些事情的时候,可曾考虑过后果?”
“一座枫林城,几十万的百姓,就这么白白死去。
那座被他们糟蹋得千疮百孔的城池,若无十年生聚,只怕再难恢复往日生机。”
“他们…可又考虑过?”
她的语气并不激烈,但话语中蕴含的力量,却让膳桌旁的气氛微微一凝。
陈妃的目光闪烁了一下,没有立刻接话。
恰在此时,外面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只见太子夏丹青步履从容地走了进来。
夏丹青先是向陈妃恭敬行礼请安:“儿臣给母妃请安。”
“起来吧。可用过早膳了?”陈妃脸上恢复了温和的笑容。
“回母妃,儿臣已用过。”太子答道,随即又转向绮罗郡主,含笑招呼道:“绮罗妹妹也在。”
“太子殿下。”绮罗郡主起身,微微欠身还礼,举止得体。
看着眼前这位风采不凡的堂妹,太子心中不由得暗叹一声。
昨日之事,给他带来的震撼不小,麻烦也不小。
他回宫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立刻派人暗中清查自己这一派的人,看是否有人牵扯进这沧州大案之中。
万幸的是,他手下最核心的几位心腹并未涉足,但底下一些依附于他们的官员,却难免有些手脚不干净的。
不过,这些都是可以割舍的边缘人物,影响不大,弃车保帅便是。
真正让他心头暗喜的是,据他所了解,督察院的那位正三品右副都御史杜松龄,与沧州刺史勾结颇深,涉事极重。
两人的关系极为要好,几乎每次在沧州刺史进京数职之际,都会和着杜松龄一聚。
如今,沧州暴雷,这杜松龄要说其中没有关系,傻子都不信。
而督察院,作为最高监察机关,负责纠劾百司,提督各道,素有“风宪衙门”之称,其中绝大部分官员,都是大皇子一派的铁杆!
尤其是这位杜松龄,更是大皇子的核心党羽之一。
可以想象,此刻的大皇子该是何等的焦头烂额。
若这位右副都御史因此事倒台,对大皇子派系的打击将是巨大的。
甚至可能动摇其在言路和监察系统中的根基。
想到这里,太子心情愈发舒畅。
他看向绮罗郡主,开门见山地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关怀与义愤:
“绮罗妹妹大可放心!在枫林城所受的委屈,皇兄我定会为你做主!”
“此番沧州官员如此胆大包天,草菅人命,实乃我大炎朝之耻辱!
方才我来之前,已上奏父皇。
父皇闻讯,勃然大怒,已下旨彻查此事。”
“妹妹放心,用不了多久,定会还枫林城数十万冤魂一个公道。
还沧州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太子的话语铿锵有力,目光真诚。绮罗郡主心中顿时了然。
太子党如此积极,甚至陛下如此迅速地表态要严查,这背后的政治风向已经非常明确。
说明太子手底下的人对这事涉及不深。
否则,太子绝不会是这般轻松愉悦的心情,相反,还这么兴致勃勃,看来大皇子那边有难处了呀。
大皇子那边的人,恐怕是在劫难逃了,太子党要借此机会,狠狠地打击对手。
“绮罗代枫林城百姓,谢过太子殿下。”
绮罗郡主再次欠身。
她这次来不在乎任何的政治影响,单纯是为了百姓讨个公道。
无论太子出于何种目的,只要能推动此事彻查,对枫林城的亡魂而言,便是好事。
又闲聊了几句,绮罗郡主便起身告辞。
凤临公主听说她要走,嚷着要跟她一起回梁王府,说要去见见那个能写出《西游记》的许长生。
直到九皇子在一旁小声提醒了一句:“皇姐,今日王祭酒要检查课业…”
凤临公主这才如同霜打的茄子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