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如音静静垂眸,纤长的睫羽微颤,耳畔仍回荡着王谢清若风吟的声音。那话语听似平常,实则如涓涓清泉,点滴渗入心底,令她原本因感激而生起的复杂情绪,逐渐归于澄澈。
她心中暗暗感叹:王谢的确与旁人不同。若换作修仙界其他宗门师长,恐怕早已摆出居高临下的姿态,以“师兄”自居,言语间充斥训诫与施舍之意。而师兄却淡淡一句“互为砥砺”,轻描淡写间,便让她心头那股沉重的负担尽数化解。
她轻轻抬眸,偷偷望了王谢一眼。月光石柔和的光辉落在他的面庞,勾勒出清隽如玉的轮廓,眉眼间虽无一丝锋芒,却自有一种不容忽视的沉稳与从容。就连举杯饮茶的动作,也仿佛蕴含着某种难以言说的道意,使她心底油然而生出几分敬畏。
“难道,这就是师兄所说的‘心中无挂碍’么?”她暗自低语。
三年相处,她逐渐能感受到王谢气度中那种与众不同的从容与宁静。仿佛无论世间风云如何翻涌,他都能安坐云端,不为外物所动。
辛如音忽然想起自己初入混元宫时的心境。那时的她,满心惶惑,眼前只有一条逼仄的死路,龙吟之体的桎梏几乎压断了所有希望。可是如今,仅仅三年,她竟能以筑基之身,与师兄安然对坐,品茶而谈。想到此处,她心底泛起一股说不出的感慨与好奇。
她的目光缓缓转向四周——洞府厅堂之内,石壁嵌着古老的阵纹,灵光若隐若现,仿佛随时呼应着天地间的脉动。石桌石凳虽是寻常材质,却被岁月与灵气温润得极为古朴,仿佛自带一股沉静之韵。而这看似寂静无声的洞府中,偏偏又透着一丝莫名的深邃感,好似随处皆藏玄机。
她暗暗想道:混元宫究竟是一个怎样的门派?仅仅一个“阵”字功法,便可助她脱胎换骨;而师兄掌握的功法与见识,更是远超她以往所见的任何宗门。明明只有三人,却偏偏显得如深渊般不可测。难怪……自己初次听闻混元宫时,竟觉得这宗门似凭空出现,是凡尘难容的所在。
辛如音心底的好奇愈发浓烈,却也清楚此时并非发问的时机。她轻轻收敛神思,将所有疑问深藏心底,只是低垂眼帘,双手环抱在膝间,神色恭顺而安静。
只是那一抹探究与敬畏,早已悄然刻入眼底。洞府中灵雾缭绕,茶香清淡,气氛温和而静谧。王谢端坐不语,眉宇间透出悠然,似乎已将万事尽数看破。而辛如音则在他的沉稳之中,心境逐渐沉淀,如同一潭湖水,风平浪静后,愈发澄澈透亮。
辛如音抿唇片刻,终究还是忍不住抬眼望向王谢。她眼底那一抹若隐若现的光彩,如同夜色下被月华点亮的一泓清泉,安静却透着深意。片刻凝望后,她终于低声开口,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郑重:“师兄教诲,师妹谨记在心。三年来,师妹日日修习阵字功法,愈发觉得这混元一字诀深不可测。能入混元宫,已是师妹此生最大机缘,自当为宗门尽一份力。师兄若是有所差遣,师妹必当全力以赴,即便即刻陨落,亦无憾。”
她语声虽轻,却如一道誓言,在洞府厅堂中回荡。话音落下,空气仿佛凝滞了一瞬,唯有石桌上的灵茶升起缕缕轻烟,在石壁反光下如雾岚萦绕,衬得这份郑重愈发厚重。
王谢静静望着她,目光温和沉静,仿佛能穿透时光与心绪,看清她心底最深处的执念。三年来,他目睹辛如音从最初的迷惘不安,到如今的笃定果敢,这份变化看在眼里,心中也暗自欣慰。只是见她说得如此郑重,竟连“无憾”二字都道了出来,他不禁莞尔,既有几分感动,也有几分无奈。
他终究还是轻声笑了,那笑声并不张扬,恰似清风拂过松林,带着几分轻快,也带着几分包容:“要说差遣,师妹眼下最要紧的还是安心修炼,尽快提升修为。唯有如此,才能在这弱肉强食的修仙界立足。”
说到此处,他语声一顿,目光微敛,语气转为平缓,却仍透出几分不容忽视的分量:“另外,便是为洞府布置颠倒五行阵。”
辛如音闻言,眸光微微一闪。她指尖轻轻抚过石桌边缘,似在掩饰心底的一丝波澜,随后抬眼,语声轻却坚定:“不需要……师妹也需加入黄枫谷?也好协助师兄的下一步行动?”
她眼神中的探询,并非贸然开口的冲动,而是三年来种种思索的沉淀。自入混元宫,她便渐渐察觉,王谢并非仅一心修行之人,他的言行中,常带着一种深思熟虑的运筹。尤其是他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