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谢目光柔和,淡淡一笑,声音温润清和,如同山泉缓缓流过石隙:“师妹能有今日,全是自身选择之果。修行一途,最难得者,唯在初心。你我同门,互为砥砺,本就是理所当然,又何必将一切功劳都归于我呢?”
他说得不急不缓,每一个字都像是带着安定人心的力量。辛如音听在耳中,心底不知为何忽然安定下来。那股因三年闭关而积压的孤寂与紧张,在这一瞬间仿佛找到了归处。她抿了抿唇,欲言又止,终究只是默默点头,以眼神示意心中感激。
王谢话音落下时,已然举步,向着厅中的石桌走去。脚步不快,却自带一股沉稳从容的节奏,仿佛世间一切都不能撼动他的心境。辛如音见状,不敢怠慢,连忙紧紧跟随。她的动作带着几分急切,但落到王谢眼中,并不显突兀,反而透着一种真切的恭敬与亲近。
待到王谢在石桌前落座,辛如音几乎抢先一步,轻巧翻腕,便已将茶具摆放停当。那一套细致的动作,显然早在心中演练过无数次。她不愿让师兄多费片刻心神,于是亲手冲泡起了灵茶。茶香在她掌心的运转中渐渐弥散开来,带着一股清雅灵意,仿佛连空气都被洗涤得澄明几分。
她满心欢喜,为王谢斟满一杯,双手奉上时,眼底似乎带着几分难以掩饰的光彩。直到王谢伸手接过,她才像是放下心事一般,轻轻呼出一口气,随后才缓缓在对面石凳上落座。她姿态端坐,却难掩眼中那一抹期待与依赖。
王谢微微颔首,抿了一口灵茶,待茶汤入口,他的目光便落回到辛如音身上。眼神并不凌厉,反倒带着几分审视之后的欣慰:“师妹龙吟之体的阳气反噬,看来如今已不再是困扰了。”
他的话虽轻,却蕴含着意味深长的关切。三年前,他将她引入阵字诀的修炼,便是看出了这一条生路。而如今再度确认,她不仅未受其害,反而因祸得福,王谢心中那份沉重的担忧终于落下。
辛如音闻言,唇角早已绽放出笑意。那笑容不同于寻常的礼貌,带着一种发自内心的畅快,如骤雨初歇,云开日朗。她的声音轻快,却不失温婉:“确实如师兄之前设想的那般。自从转修阵字诀之后,龙吟之体不仅不再有阳气反噬的苦楚,反倒在运转法诀之时生出共鸣。那股曾经逼迫我逆转经脉的灼热,如今竟像是源源不断的助力,推着我向前。师兄可知,这三年来,师妹虽未服用一粒筑基丹,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便已顺利筑基。这在以前,是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她说到最后,眼中微微泛光。那并非单纯的喜极而泣,而是修士历尽险阻之后,忽见光明大道的一种复杂情绪。那是庆幸,是感恩,更是对命运扭转的震撼。
王谢看着她,眼神不觉柔和了几分。他本是冷淡之性,不轻易将喜怒挂在脸上,但此刻,却不由被辛如音的神情所感染。她的笑容仿佛有一种力量,能驱散闭关岁月积累的沉闷,让人心头涌起久违的畅然。他心中生出一丝慰藉,那是修行者难得的共鸣。
于是,他由衷一笑,笑意并不浓烈,却透着一份真挚:“如此便好。也不枉师兄为你心劳一场。”说到这里,他略一停顿,话锋一转,语气更显郑重,“能在三年之间,从散去所有修为到成功筑基,这份成就,已属难得。师妹须得明白,这并非侥幸,而是因你能舍旧而择新路。如此心志,便是你最可贵之处。”
他说着,神色中渐渐多了一层深意,像是在为她点拨,又似在叮嘱:“修行的道路漫长无边,外物虽能助力,却终究只是辅助。若不能守住初心,再多的机缘也会随风而逝。反之,只要初心不改,即便前路再险,也必有一日走到更远处。师妹今日之得,便是最好的印证。”
辛如音静静聆听,心中被这几句话深深触动。她的呼吸轻轻一顿,胸腔中似有一股力量涌动。她想起这三年来的日日夜夜,从散功之后的虚弱,到初触阵字诀时的艰涩,再到体内龙吟之气逐渐化为助益,那每一步都走得不易。若非心志坚定,早已在反噬之痛中崩溃。如今听得师兄如此点拨,心中不觉更添笃定。
她抬眸,眼底闪烁着光辉,像是暗夜星辰骤然被点亮。唇角轻轻勾起,却没有急着回应,只是用那样的目光注视着王谢,仿佛要把这一刻深深铭刻。
王谢见状,也不再多言。他本就是寡言少语之人,凡事从不喜铺张。此刻能说出这些话,已是对辛如音最大的鼓励与肯定。看着她的神色,他心下了然,便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