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精进修为。
于是他淡然开口,声音平淡却带着不容忽视的稳重:“辛道友,布置颠倒五行阵倒也不急在一时。洞府内石屋皆空,你随意挑一间住下便可。为防付家盘查,近期就别返回元武国了。”
话音落,室内空气微凝了一瞬。
辛如音手中茶盏轻轻一颤,茶面荡起细微波纹,映着月光石的光,在她指尖下微微摇曳。她垂眸抿了口茶,温热液体顺喉而下,本该带来暖意,却驱不散心头那抹不安。将茶盏轻放回案几,盏沿触到石案的声响轻得几不可闻,像怕惊扰了什么隐秘心绪。
她眉心微蹙,面上虽只淡淡为难,却隐约透出几分犹豫。
留在此地,对她无疑是极好的选择——洞府灵气浓郁,远胜过她在元武国的住处。若能在此安心修炼,无论突破境界还是稳固根基,都会受益匪浅。然而,世事从无纯粹的利与弊。她还有另一桩不得不做的事——便是那些苦苦搜寻的灵药尚未购齐,而坊市是唯一来源。
一旦留在洞府闭门不出,灵药何时能备齐,便成了未知数。
更让她难以吐口的,是心底潜藏的顾虑。她早已从相处点滴中看出,王谢出手极为阔绰:天星宗坊市的星尘阁,他能将万年灵药轻描淡写地拿去出售;回洞府后又知道,他能将数瓶丹药随意赏给一头灵兽作口粮。这般底蕴与实力,意味着他绝不缺她急需的灵药。此刻若将需求说出口,即便本意只是陈述实情,也会无形中带上几分“借机索取”的意味。
人与人的信任如同一面薄冰,稍有不慎,便会在不觉间碎裂成齑粉。尤其面对一位筑基期修士,若被怀疑另有所图,后果难料。
这份微妙的利弊权衡,让她心中泛起交错暗流——一边是迫切的需要,一边是不得不顾的分寸。
王谢安坐石凳,姿态放松,却并非毫无察觉。他目光平静专注,没有直接逼视她的眼,却像能从她轻微的呼吸、指尖的停顿,甚至袖下衣料的轻颤中,捕捉到她心绪的波动。
他的观察并不锋利,反倒像一条不动声色的暗线,静静渗入她的反应里。
“辛道友,可是有什么为难之处?”他开口,声音不高,却恰好打破沉默。语调依旧温和,不带半分质问的锋芒,仿佛只是随口关心。
辛如音的眼睫轻轻一颤,像被人触到一处不愿示人的角落。她唇瓣微启,又闭上,眉心那抹细不可察的细纹,衬得神情多了几分局促。
“这个……”两字低低吐出,后半句似在舌尖犹豫数次,终究被压了回去。
她目光落在案几上,避开他的视线,像在用茶具间的微光掩饰心底的挣扎。
王谢望着她,未显半分急迫,反倒微微一笑。那笑意不浓,却带着一种令人不易拒绝的从容:“辛道友不必担心,若是有什么为难之处,尽可明说。再者,之前我已言明,辛道友来去自由,我绝不会强迫你留在此地。”
这句话像一枚落入水中的玉珠,打破了茶香弥漫的平静,却未泛起喧嚣的波澜。
他语气宽缓,仿佛真心想消除她的顾虑;但辛如音明白,这样的承诺并不意味着可以毫无顾忌。修仙界的温和与善意,很多时候是一种姿态,而姿态背后的分寸,仍需小心拿捏。
听着王谢话说到这份上,辛如音心中那根被紧紧攥住的弦,似是松了一丝。再沉默下去,不仅失了礼数,也会让对方徒生猜测。她垂下眼帘,指尖轻轻摩挲着茶盏温润的外壁,感受那细微的热度,像是在给自己一份无声的支撑。
目光在茶面微微荡漾的涟漪上停了片刻,她才缓缓抬眸,声音清缓,带着几分深思后的谨慎:“王前辈,可还记得我们第一次相见时,在黄枫谷坊市外围密林中遇到的那位中年修士?”
话音落,石屋内的空气仿佛凝滞了半瞬。
王谢神情未有波澜,仿佛这事在他记忆里只是极平常的一笔。他微微颔首,自然地伸手提起茶壶,为两人各添了半盏灵茶。茶水沿白玉壶口倾下,细细的水线在灯光下泛着温润光泽,落入茶盏时发出细微声响,像雨丝落在静夜青瓦上,轻而不扰。
放下茶壶,他抬手做了个极轻的示意,眼神平稳而耐心,仿佛在说——请继续。
辛如音垂在膝上的双手轻轻交握,似在整理思绪。密林中的那一幕,至今仍清晰烙印在她脑海:湿润的泥土气息、枝叶间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