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如音垂眸,指尖还在阵旗的灵纹处缓缓摩挲。那一缕冰凉顺着肌肤传入血脉,却似在心底掀起了另一种温度。她并未急着回答,而是将目光静静落在王谢的身上。
月光石的光辉映出他半侧的轮廓——眉骨平直,鼻梁高而不峭,唇线修长,像是天工琢磨出来的线条。可她看得不是这些,而是他眼底那一潭似静非静的水。那里面没有刻意的躲闪,也没有急于解释的防备,反而像是坦然敞开的一片湖面,等着别人将石子投进去。
她的心底微微一紧——王谢的从容与稳重,看似是习惯成自然,可越是这样的人,越不可能毫无城府。他的呼吸很稳,每一次吸气、吐气之间的间隔都像经过打磨,既不会急促到让人察觉情绪波动,也不至于刻意缓慢而显得做作。
那茶盏就放在他指间,青瓷釉面映着灯光,茶色沉静如潭。王谢的手指在盏壁处轻轻转动,动作极小,却在辛如音眼中像是一种节律——一种在等待她发言之前,暗自维持节奏的方式。
她忽然意识到,刚才他说的每一句话,都留有退路,也都给了她一个可以下探的空间。他没有完全卸下心防,却又让她觉得自己的试探是被允许的。这样的态度,并非完全的信任,而是一种精确的分寸感——让人无从拒绝,也不易生出敌意。
辛如音在阵旗的细纹上停住了指尖,灵纹微微发凉,与她掌心的温度形成鲜明的对比。那种温差,让她心底那点疑虑被更清晰地勾了出来——是的,王谢的理由听起来合情合理,可依旧缺了那么一块拼图。那块缺失的部分,不在他刚才说的那些话里,而在他刻意未提及的地方。
她抬眼,借着茶香在空气中缓慢流转的间隙,去捕捉他眉眼间那极轻的变化。就在刚才,她问出“别人赠送的吧”时,他唇角那一点弧度并没有扩大,也没有收敛,像是一道早已雕刻好的印痕,恰到好处地挂在脸上。那笑意温润,可温润得有些太过稳定——稳定到仿佛背后站着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副随时可用的面具。
辛如音心中轻轻吐出一口气。她知道,这一问已经触到对方设下的某个边界,但他并不打算关上这道门,而是要看看,她会不会自己推门进去。
茶香在她鼻尖萦绕,暖意在唇齿间若即若离,她心底那丝细微的疑云并没有被这份香气冲淡,反而在安静的空气中愈发清晰。
她的指尖在阵旗灵纹上缓缓滑过,动作轻柔而沉稳,仿佛触碰的是某种深藏在岁月中的秘密。每一次轻触,阵旗上微弱的灵力波动便顺着指尖传递过来,仿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缠绕其中。一丝冰凉从掌心渗透,带着阵法独特的灵力脉动,犹如远山积雪的寒气沿经脉上行,让她的心神清明了不少。阵法的气息仿佛将周遭世界都淡化了,四周的喧嚣与杂念似被隔绝在外,剩下的只有那微弱却深刻的灵力流动。
辛如音的目光随阵旗灵纹的变化流转,沉静如湖,似在思量什么深远之事。她没有急于回应王谢的赞许,而是沉默片刻,低下头仔细观察阵旗上的每一条灵纹。眉头轻轻蹙起,显然在推敲阵法中的某些细节。月光穿过窗棂,柔和地洒在她身上,映照出一抹温和的光辉。那光辉被睫羽遮掩,投下细碎的阴影,恍若一幅安静的画卷。她的姿态轻柔优雅,仿佛与这寂静的夜晚融为一体,整个人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宁静与深邃,似乎每一个动作都经过精心考量,每一个眼神都藏着某种无形的力量。
片刻后,她终于抬眼,清澈的眼眸里没有丝毫急躁,只有一种安静的平和。她轻轻放下阵旗,唇齿间依旧回荡着茶香,带着一丝暖意的柔和气息。声音并不急促,反而格外沉稳有力:“王前辈既如此坦言,晚辈自然无甚保留。”她顿了顿,似在斟酌后续话语,唇角微微弯起一丝似笑非笑的弧度,却未让那笑意渗入眼底。神情依旧温和从容,只是隐约透出一丝不容忽视的锋芒。
“法器化的阵法,其实可分为两种。”她语气缓缓展开,“一种是普通流通的阵法,能在坊市中自由购得,就像王前辈在天星宗坊市购买的‘六合迷踪阵’。这类阵法通常适用于修士洞府的基础防护需求,或是日常使用。它们布局简单,成本较低,却也因此限制了效能。另一种则是修士根据自身修炼的功法,甚至性格与喜好,专门请阵法师定制的。这类阵法的威力无疑强上许多,更能贴合修士需求,甚至能让修士在阵法中获得额外的优势。”
说到这里,她停顿了一下,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