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谷绝非无足轻重的存在。它就像一块历经风雨却依旧屹立的青石,不求张扬,却自有沉稳气度。
比起那名声狼藉、手段狠辣的合欢宗,黄枫谷的名声无疑更为正直。合欢宗擅长以美色与情欲蛊惑人心,其修士行事常常不择手段,惹得无数正道之士谈之色变。黄枫谷却不同,它虽不是清誉冠绝的圣门,但至少在大多数修士心中,它的存在是可以接近、可以交易、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信任的。
她很清楚,天罗国的魔道六宗与越国七大派之间,素来矛盾重重,暗流汹涌。尤其是在资源稀缺的年代,这种势力间的对立更趋尖锐。天罗国的魔道宗门对越国七派虎视眈眈,其中尤以黄枫谷这样拥有独特资源与稳固势力的宗门为目标。但不论明争暗斗如何激烈,黄枫谷始终稳立于太岳山脉深处,像是根植于山骨中的古松,不惧风霜。
更重要的是,越国与元武国修仙界的关系,与天罗国和越国之间的剑拔弩张截然不同。两国修仙界往来频繁,多有合作与互通,尤其是在边境的黄枫谷坊市与天星宗坊市,两国修士的身影络绎不绝。黄枫谷恰位于靠近元武国的区域,这让它与元武国的联系更为紧密。对辛如音而言,这不仅意味着熟悉感,也意味着安全感——至少,这里不是天罗国的地盘。
她记得,自己曾多次踏入黄枫谷的坊市。那里店铺林立,法器摊位熙攘,灵石交易如流水般川流不息。坊市深处,还能见到黄枫谷弟子巡逻的身影,黄衫剑佩,神情从容而警惕。他们不会轻易与陌生修士攀谈,却会在有人滋事时第一时间出手平息混乱。这种井然的秩序,是许多地方难以见到的,也正因此,辛如音对黄枫谷的印象一向颇好。
她在心底缓缓吐出一口气。那口气仿佛从胸腔深处解开了一环又一环的绳索,将原本紧绷的心绪渐渐放松。风依旧在耳畔呼啸,云浪依旧翻涌,但她的神情已在不知不觉间变得柔和。这种柔和并非彻底放下戒备,而是承认了眼下的局势——至少,王谢带她去的地方,不会是某个设下陷阱的死地。
易舟轻盈如燕,在空中划出一道优雅而坚定的弧线,穿越厚重的云层,直直奔向太岳山脉深处。那弧线之下,大片翻滚的云雾与起伏的山峦在阳光与阴影交错间,像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
辛如音的视线终于从那片雄浑的山脉上移开,落在了王谢的背影上。那背影立于舟首,衣袂翻飞,身形挺拔,似乎与脚下的舟、天际的风融为一体。他没有回头,也没有再多言,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她的眼神沉静而含蓄,未曾开口,却在无声中传递出一份隐秘的默契与期待。既然易舟已驶向黄枫谷,这便是无可辩驳的事实——至少在这一刻,他的话多了几分可信的重量。
风仍在,云仍在,山脉依旧沉睡于天际。而她心底的那颗信任之种,已在悄然间迎来了第一缕阳光。
王谢带着辛如音,驾驭易舟,于高空破云而行。一路上,耳边唯有风声呼啸与易舟轻吟,连呼吸仿佛都被这长空吞没。两人自太岳山脉边缘一路深入,半日光景后,才在一处群山环抱之地缓缓降落。
那片山地,峰峦交错,起伏有致,宛若层层叠叠的翠浪,向四野铺展而去。远处云雾流转,山色隐现;近处松林葱郁,枝叶间有山雀清鸣,带着几分灵动气息。王谢御器在一片开阔的山谷稳稳落地,足尖触地的刹那,空气中原本凌厉的风声骤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清幽而厚重的山间灵气。
他转过身,眼底闪过一抹温意,神色柔和了几分,像是在向她介绍一处珍视已久的归所,唇角微扬,道:“到了,这就是我的洞府。”
辛如音微微抬眼,第一时间感受到的,不是这片山地的险峻,而是那种扑面而来的灵气——浓郁、清澈,甚至带着淡淡的松脂香气,顺着鼻息直沁心脾。她目光缓缓掠过四周,只见山势层叠,地形错落有致,像是天工雕琢而成的天然屏障。远处有一小溪自高处蜿蜒而下,沿岩壁倾泻成细长的瀑布,雾气随风轻拂,似纱如烟,与林间灵气交融,令人心生宁静。
相比之下,她在元武国的住处虽也算得上灵秀之地,但灵气浓度远不及此处。那里的山川草木,更多是寻常天地孕育的生机;而这里,每一寸空气、每一片泥土,似乎都渗透着修行者渴求的灵气。在这样的地方开辟洞府打坐修炼,必能事半功倍,修为提升也会远快于外界。
她心中暗自感叹,这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