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副部长,你问到了我们守玄司成立数十年,甚至追溯更久远的历史以来,最大的谜团和遗憾。”
李正道语气带着一种复杂的感慨。
在他的示意下,秦天跟随他离开这间灯火通明的展厅。
他们穿过一条需要多重生物识别和密码验证的厚重合金门廊,进入了一条光线幽暗的通道,气氛也变得颇为凝重。
“这里,才是守玄司真正的‘记忆库’,代号‘归墟’。”
李正道的声音在寂静的通道里显得格外清晰,
“存放着我们收集到的,一切可能与‘正统’、‘凡’、‘长生’等概念相关的古物、典籍以及……我们无法理解也无法复现的记录。”
绝密档案室的门缓缓滑开。
内部的景象与外面的现代化展厅截然不同。
这里更像一个古老图书馆与科技堡垒的结合体。
一排排特制的恒温恒湿合金书架延伸向深处,上面摆放着用特殊材料封装保护的卷轴、竹简、玉册、兽皮书甚至刻满符文的龟甲。
柔和的冷光源从天花板投射下来,照亮了那些承载着失落历史的载体。
这些光线中弥漫着淡淡的能量场,显然是某种防护措施。
“你刚才看到的‘人皮血书’、‘哭丧棒’,乃至蛟龙遗骸,都是‘玄异’的一部分。
但它们大多是‘邪’、‘异’、‘怪’,是力量失控或自然异变的产物。”
李正道领着秦天在书架间穿行,手指划过冰冷的合金隔板,
“而这里的东西,指向的则是……‘道’。”
他停在一个展柜前,里面是一卷用某种坚韧丝帛书写的古卷,字迹古朴飘逸,却蕴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韵律。
展柜标签:【《云笈七签·残卷》-来源:终南山古隐修洞府-谛听部掘评估等级:乙上(疑似内丹炼养法)】。
“《云笈七签》,道藏经典。
这卷残篇,是谛听部一位精通风水堪舆的‘采风人’,追踪一则关于‘霞举飞升’的民间传说,在终南山一处近乎坍塌的古洞府深处现的。
文字艰深晦涩,夹杂着大量隐喻和象征,雾隐部的古文字专家和量子计算机联手破译了部分,内容似乎涉及‘导引行气’、‘存神内视’之法。
但……”
李正道无奈地摇摇头,
“我们按照其中描述的姿势、呼吸法尝试过了。
甚至动用了最精密的生物监测仪器,受试者除了感觉身心宁静、气血稍畅外,并未产生任何越常理的‘气感’或力量。
它更像一种高深的身心锻炼术,而非能移山填海的‘修炼法’。”
秦天目光扫过那些文字,以他的见识,自然能看出这确实是入门级的炼气法门,但在这个灵气枯竭的蓝星,没有引气入体的契机,再精妙的法诀也是空中楼阁。
他不动声色地跟着李正道继续前行。
下一个展柜内,是几片断裂的玉简,玉质温润,上面刻着细如蚊蝇的蝌蚪文。
标签上写着:【《引星诀》残玉-来源:东海渔民打捞谛听部溯源至古沉船(疑为方士徐福船队遗物)-评估等级:甲下(能量场异常活跃待解)】。
“这几片玉简,是十几年前东海渔民在一次罕见的深海捕捞作业中意外捞起的。
它们被包裹在千年不朽的阴沉木盒里。
谛听部介入后,现那沉船遗址的年代和形制,极可能指向秦代方士徐福东渡的船队。”
李正道的声音带着一丝激动,
“玉简本身在特定条件下,会散出微弱的、类似‘昆仑玉髓’的能量场,强度甚至更高!
上面的文字,我们至今无法完全破译。
雾隐部的能量实验室曾尝试用各种能量刺激它,现它能在特定星象排列下,极其微弱地引动一丝……难以定义的宇宙射线?
可是多位宗师研究十几年,也没现这对修炼有什么帮助。
如今大多数人更愿意相信,这就是古人杜撰的玄幻故事。”
秦天知道这些并非杜撰,他能清晰地感知到玉简内蕴含的一丝极其精纯但同样稀薄的星辰之力残余,这让他心头微震。
这《引星诀》在修真界也算是不错的筑基法门了,甚至比他那原生宗门的《苍山诀》还要强上几分!
他们走到一个被特殊力场笼罩的区域,这里的藏品散着更古老、更神秘的气息。
其中一件,是一块半人高的白玉石碑,碑面光滑如镜,却没有任何文字,只在中心有一个奇异的、仿佛在缓缓旋转的旋涡状凹痕。
标签:【“无字天碑”
-来源:罗布泊“双鱼玉佩”
事件关联遗迹-谛听部最高机密档案评估等级:甲上(极度危险不可接触)】。
李正道的表情变得极其严肃:
“这块碑,是谛听部在调查上世纪那桩着名的‘彭加木失踪案’及关联的‘双鱼玉佩’传说时,在一处突然出现又迅消失的沙下古城核心祭坛现的。
它没有任何文字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