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蒙古兵攻城,却只能一次次的将守城兵卒唤醒。
这般攻势,虽说很累,却也能坚持下去。
不过,令忠靖侯史鼎忧心的是,若聚拢了数十万大军的蒙古诸部军队,分批分次,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攻城,
那么不出三日,戍守城池的部队,便将在蒙古大军接连不断的攻势之下彻底被累垮,届时神京城便守不住了。
“呜呜呜~!!!”
怕什么来什么,就在忠靖侯史鼎,满脸忧心之际。
突然,城外连成一片的蒙古大军之中,猛然响起了,当年成吉思汗,纵横天下之时的冲锋号角。
古老沉闷,好似在忠靖侯史鼎心头炸响的冲锋号角声响起。
密密匝匝的蒙古兵马,便推着攻城器械,高举盾牌,缓缓逼近。
战阵后方,一尊尊自土木堡、宣府缴获而来的火炮,亦是被推了出来。
蒙古诸部,再次攻城,
并且,这一次,不是小打小闹。
望着城下,一眼望不到边的蒙古部队,
忠靖侯史鼎心头急跳,他感觉这次蒙古部队的攻势有些不对劲儿。
“踏踏踏!!”
“侯爷,蒙古攻城了!”
“侯爷,除此地之外,其他两面,亦有蒙古大军聚集!”
“这次他们要同时进攻三处地点!”
“……”
“围三缺一!”
闻听此言,忠靖侯史鼎眼瞳一肃:
“这群蒙古鞑虏,竟学起了兵法!”
“不过,兵法又如何,此地可是神京城,而我大乾也不是弱宋,我大乾陛下,更不是前明抢了自己儿子的皇位,仍旧丢了江山的叫门皇帝!”
“传我军令!”
说到这里,忠靖侯史鼎,眼眸圆瞪的低吼开口:
“后备部队调上来,给我狠狠的打,将这群狗胆包天的蒙古鞑虏给我打回去!!”
三面遭袭,忠靖侯原本准备在最危险的时候,再调出来的备用部队藏不住了。
但是,令忠靖侯史鼎眉头紧皱的却不仅仅只是,后备部队,
更令忠靖侯史鼎头大的则是,那唯一未曾被蒙古大军攻击。
甚至于,在亲兵禀报之中,连蒙古营帐,都尽皆撤走的防守点。
虽说忠靖侯史鼎清楚的明白,蒙古诸部此举乃是为了瓦解神京城的死守之心。
甚至于,方才忠靖侯史鼎还满脸不屑的称,蒙古诸部此举乃邯郸学步,东施效颦之举。
然而,作战经验丰富的忠靖侯史鼎更加清楚的是。
蒙古诸部此举,还真的有用。
旁的不说,那偷偷告知自己神京城南门蒙古诸部营帐尽皆撤销,蒙古大军尽数撤退的亲兵脸上表情就很是不对。
并且,
更为重要的是。
忠靖侯史鼎虽说名义上是当前阶段,戍守神京城的最高统帅,
但,身在神京城,很多命令,很多情报,都不能瞒着近在咫尺的照寰帝。
忠靖侯史鼎表示:
若是照寰帝得知南门无有蒙古大军,心中动了南迁之意,并付诸行动的话。
怕不是,神京城军民抵抗之心,顷刻便将宣告瓦解。
然而,南门蒙古诸部大军撤离被众人看在眼里,忠靖侯史鼎纵然是想要隐匿此讯息,也无能为力。
再加上神京城戍守兵卒,有极大一部分乃是武勋亲兵。
忠靖侯史鼎明白,若是自己不将此事告知照寰帝的话,他们也会将此事如实上禀。
若是让他们先自己一步,将此事上报的话。
纵然照寰帝口上不说,心中也会有所芥蒂。
念及如此,史鼎唤来亲卫,令其将今晚之事,汇编成册,如实汇报。
深夜,战事正浓。
忠靖侯史鼎的亲卫,便翻身上马,带上汇编成册的城防情报,朝着皇城方向疾驰而去。
蒙古大军,军临城下的现在,神京城城防,乃是最为要紧之事,持握忠靖侯手令的亲卫,很是顺利的便通过了皇城小黄门的查验,将情报递交上去。
而后,便翻身上马,朝着城防方向疾驰而去。
史鼎亲卫方走,得到情报的小黄门,便连忙将情报投递内监,送交照寰帝潜邸老人夏守忠。
照寰帝有过交代,若有神京城城防情报抵临,纵然是他已然熟睡也必须将其唤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