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提到农村养老、医疗资源匮乏,空心化严重。
刘玉凤一边听,一边记录,心情复杂。她看到了农业发展的潜力,也感受到了农民面临的现实困境和焦虑。乡村振兴,必须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如何增收”的核心问题。
傍晚,两路调研队伍返回市政府。秦风和刘玉凤顾不上休息,立即在秦风办公室召开碰头会,交流调研情况。
办公室里灯火通明,两人面前摊开着厚厚的笔记本和收集来的材料。秦风首先开口,语气沉重:“玉凤市长,我今天看到的、听到的,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具体、还要迫切。老百姓的要求并不高,就是希望有个安全、方便、温暖的居住环境。但我们过去的工作,离群众的要求差距太大了。老旧小区改造,刻不容缓,必须作为头号民生工程来抓!”
他列举了幸福苑小区存在的具体问题,每一个细节都触目惊心。
刘玉凤接着汇报:“我这边情况也很复杂。工业企业普遍感到转型压力巨大,急需引导和帮扶,否则可能引发失业等社会问题。农业农村方面,基础依然薄弱,农民增收渠道狭窄,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公共服务短板突出。我们的政策,需要更加精准地滴灌到这些痛点上去。”
两人越谈心情越沉重,也越谈思路越清晰。这次下沉调研,像一次精准的“CT扫描”,清晰地暴露了江泉发展肌体上最深层的病灶。它让他们摆脱了文件报表的抽象,直面了最真实、最鲜活的市情民意。
夜深人静,秦风独自坐在办公室里,重新翻看调研笔记。那些质朴而急切的话语,那些充满期盼又带着些许无奈的眼神,不断在他脑海中浮现。他提起笔,在稿纸上写下初步的思考:
立即启动“老旧小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以幸福苑小区为试点,全面摸排,分类施策,重点解决水电气暖、无障碍设施、停车、环境等突出问题,引入市场化物业管理机制。预算调整中优先保障此项投入。
制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赋能方案”:设立专项扶持基金,提供技术改造补贴,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简化审批流程,切实为企业减负,稳住就业基本盘。
深化“乡村振兴特色行动”:聚焦绿色农业、品牌打造、电商销售、冷链物流等关键环节,加大政策扶持和技能培训力度,探索“订单农业”、“农旅融合”等新模式,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建立常态化下沉调研机制:要求市领导及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每年必须保证足够时间深入基层,倾听民声,解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