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历史军事 > 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 > 第235章 无奈术到用时方恨少

第235章 无奈术到用时方恨少(1 / 2)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大明:家母秦良玉,开局怒斩努尔哈赤! 轻风修仙记 四合院:逆袭人生,从种田开始 搜异录 凛冬末日:全民避难所求生 穿越1900年:主宰东北 开局捉奸,傍上权臣好孕来 全民求生,榜一她总是不看路 穿越1975:开局一把猎枪,签到变强 夜雾缠吻

其实,王通并不想杀害那些医者。

尤其是三大神医,那都是医德高尚之人,王通无论如何也下不去这个手。

而是想以此次突的瘟疫为由,邀请他们到晋阳举行“防疫医学研讨会”

用自身先进的医学知识协助名医们开出特效药方。

并借机建立相对完善的医疗体系,为后续培养更多的医学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备注:感谢书友白喵,借用一下你在上一章的评论。

……

汉末三大神医,分别是华佗、张仲景和董奉。

其一,华佗

华佗是沛郡樵县人,与曹操是老乡。

因精通外科手术而被誉为“外科鼻祖”

,创麻沸散用于手术麻醉,精通五禽戏养生术。

着有《青囊经》。

原本历史上,华佗在208年时因提出开颅手术被曹操处死,享年63岁。

其着作《青囊经》也因此而失传。

其二,张仲景。

张仲景是荆州南阳人。

所着的《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原则,被后世奉为临床经典,被尊为“医圣”

明饺子(饺耳),防治冻疮。

病死于公元215年,享年69岁。

其三,董奉。

隐居庐山行医,治病仅要求患者栽杏树,形成“杏林”

佳话。

医德高尚和“杏林”

典故便是源于董奉。

董奉将医术与道教养生结合,传说有气功装死、斩杀巨蟒等轶事。

生卒年不详。

……

这都是医术高,而且德行崇高之人。

是真正的医者仁心。

王通现在的医术,已经是高等四级。

由于略懂一些后世的医常识和生物常识,与三大神医相比,虽然在某些理论方面强上不少,但是,在医术和临床经验方面却相差极远,因此,凭王通一己之力,很难研制出治疗瘟疫的特效药。

所以,王通便想将他们叫到一起,希望能够将现代的一些医疗知识与传统的医术相结合,从而想办法研制出可行的特效药方出来。

为了将三大神医请来并州,王通连夜奋笔疾书,耗时六天六夜。

写出了《病毒论》。

在《病毒论》中,王通先引入了“细胞”

的概念,利用很长的篇幅指出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都是由各种各样的细胞组成。

并且对细胞的结构和类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

接着,王通指出:

导致人类患病的是一种用人类肉眼无法看到的、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且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复制增殖的非细胞型生物,

这种微型生物,就是病毒!

这种病毒入侵人体细胞,并在人体细胞中大量繁殖,就会导致人类生病或死亡。

与此同时,王通又提出了“免疫细胞”

的概念。

指出人类的身体有一种细胞叫做“免疫细胞”

,这种免疫细胞类似于一个国家中负责保家卫国的军队。

当人类的身体遇到病毒入侵时,免疫细胞就就会大量增加,就如同国家有难时,会大量增加军队用于抵抗敌军入侵一样。

因此,最终能杀死病毒的并不是药物本身,药物的作用是激人体的免疫系统,使免疫细胞大量增加,最终将体内病毒杀死,使人体机能恢复正常……

……

写完之后,又叫来大匠师郑浑,对郑浑道:“将这本册子用白纸印刷1000份备用。

郑浑有些愣。

对王通道:

“主公,那个白纸,根据你的指点,已经生产出来了,成本很低,而且质量比起蔡侯纸要好上百倍。

只是……那“印刷”

又是何物?”

“你个锤子!”

王通气得破口大骂:“你怎么就那么笨啊?!”

“我笨吗?”

“你不笨谁笨?”

王通没好气地骂道:“娘希匹,老子问你,你会不会盖印章?”

“会啊?”

“这不就得了?”

王通斥道:“雕板印刷,就是一个复杂点的印章而已……”

“我懂了,我懂了!”

郑浑如醍醐灌顶。

顿时欣喜若狂,大声赞道:“主公真是天纵之才,属下对主公的敬仰之情,就如那……”

……

科学其实就是一层膜。

一捅就破。

印章的使用,起源于公元前1600多年的商朝。

但是,印刷术却一直到唐朝才被明出来。

然而,仔细想想,“雕板”

不就是一个大一点,复杂一点的印章吗?

印油,不就是印泥吗?

这么浅显的道理,其实没任何科技含量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女帝:别闹,朕怀孕了! 卧底回来后被病娇抱回家了 大周:帝国之王霸天下 崇祯之军火大明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你管这叫恋爱选项? 大明,我来了! 李龙鳞苏凤翎 穿成星际天赋废,靠种田养家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