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曹青杭开口支持:“我觉得小陈说得对!”
“咱们缺的不是数据,而是通道。修理厂天天接触坏车,第一线的信息不拿来用,难道等问题全爆发了再补救?”
郝逢春也点了点头:“至少可以先作为补充。数据多一个来源,总比少一个强。”
这时,坐在主位的王轻舟抬手,稳稳压下了渐起的议论声。
不等其他人先开口,王轻舟抬手:“这个我支持。”
“修理厂不能代表全国,这话没错。但他面对的是真刀真枪的用户问题。”
“他们的维修记录,就是最真实的数据。没有这些声音,咱们关起门来拍脑袋,闭门造车。”
他顿了顿,果断道:“成立‘使用跟踪反馈小组’,由修理厂定期提供数据,每月汇总一次,列入厂部例会机制。”
“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有了厂长拍板,其他人自然是不能再说啥。
谈完了正事儿,会议室里的气氛也变得轻松不少。
于岸山拿起茶缸喝了一口,问道:
“陈主任,听说你把通用件的图纸拿回厂里,还让车间打造零件了?”
陈露阳一脸羞涩:“这不厂里机器和人都有嘛,我就近水楼台,借着厂里的力量先打了几副样件。”
黄见山笑着捧场:“这要是等哪天真能把通用件弄出来,那咱们可省事了!”
“现在厂里光是小汽车和小货车,零部件生产就不一样。”
“像螺栓、轴承、橡胶胶管这些还能通用,可一到离合器、后桥、制动推杆,规格完全两套。”
“仓库得分开备货,修车时常常缺这缺那,光调度就得折腾半天。”
“要是真有通用件,库房能省一大半地方,车间装配、修理厂返修都能快上好几倍。”
虽然大家都知道陈露阳在片儿城搞通用件,但是具体还不知道到底是咋回事。
如今话赶话唠到这了,一个技术员好奇道:“小陈主任,你的通用件是怎么个情况?”
陈露阳神色认真了几分:“就是挑一些最容易坏、最常见的零件,像是点火线圈、制动推杆、联轴器套筒这些,把规格、尺寸统一。”
“这样不同型号的车,也能用一副零件,不用再为了一台车单独开模。”
技术员疑惑:“真的所有车都能用?”
相较于普通人,技术员对这个事情的态度明显要更加理智一些。
他推了推眼镜,语气里带着冷静的分析:
“每个车型的零件本来就不是一个标准。就拿小汽车来说,现在全国造小汽车的,不止咱们一家。”
“像是大河、广安、南安动力、江安机械厂,都是照着江边他们的底子来的,可谁也没老老实实照搬。”
“咱们这边搞出了第四代小汽车,发动机和底盘做了不少强化。大河那边根据山区路况,把悬挂和齿轮比全改了;广安更是直接改了车身,加宽了轮距;江安机械厂则在化油器上动手脚,把原本的型号改成本土化的结构。”
“这样一来,虽然车都能跑,但零件就全乱套了。”
技术员如数家珍的开始举例:
“就比如说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