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卡在材料和资金上,啥都干不了。”
“只能等市里批下来材料和资金再说……”
张楠声音里多了一丝不甘与低落。
明明图纸完善了,每个零部件的生产工艺也都列出标准了。
眼看能干成事儿了。
可偏偏因为没钱、没材料而耽误在这。
这种干着急却没法推进的滋味,实在不好受。
这时,王同志忽然伸手拍了拍他肩膀,
“别灰心。”
“做事情哪有一帆风顺的?”
“但只要方向对,继续走,总能找到办法来。”
董同志也跟着点头,声音粗犷却带着亲近:“对,走下去。”
“最怕的不是困难,是干着干着自己先泄了劲儿。”
一旁的牛同志笑着打了个圆场,语气一转:
“说起来,小张,你都寒假了,咋还没回家啊?”
张楠有些不好意思的指了指屋里的行李。
“我后天的火车回家。这里离西客站近,我就把行李搬到这了。”
说到这儿,张楠想起来刚刚三个人对厨房的不满,又特意加了一句:
“而且这里的伙食比学校食堂的好,在这里跟大家吃饭香!”
这话一出,王同志、董同志和牛同志都乐了。
“好啊!这里饭菜香那就多吃点!”
笑过之后,王同志忽然收起笑意,认真问道:
“小同学,你在这里干得怎么样?顺心不顺心?”
张楠毫不犹豫地点头:“顺心!太顺心了!”
“在这儿不光有事干,还能学东西,还有工资拿。”
“工资”两个字一出口,空气微妙地静了一瞬。
三位中年人互相对视了一眼。
牛同志语气中带着一丝试探,“工资是学校给发的?”
张楠一时没反应过来,老老实实回答:
“不是学校,是厂里……是我们小陈主任发的。”
“我也不是按月拿的,就是年底干完活,他给我们分了点。”
说着,他补充了一句:“我们几个学生都领了。”
三人闻言又交换了一下眼神。
刚要细问,就听见楼下“咣当”一声,大门被人推开。
紧接着,一个带着熟悉破锣嗓子的声音响彻整栋小楼:
“人呢!?”
“人都哪去了?!”
陈露阳跺着脚,扑棱着身上的雪花,边摘下帽子边往屋里走。
“这呢!”
二楼传来了张楠的声音。
“咋就你在?张叔他们呢?”
&n
